第366章 说服金老先生-《我真是个演员啊》


    第(2/3)页

    但他发现只要交代了,读者就会流失,甚至挨骂。

    后来嘛,写作者的鸡贼性和商人的天性占了上风,经常挖坑不填,各种吊胃口,勾引读者买报纸。

    久而久之,自己也屡不清了,武力体系混乱,前后矛盾的情况颇多。

    他修订了各种版本,都无法弥补当初留下的遗憾。

    若是马可愿意这么尝试,那自然最好不过。

    “你的确很有想法,也很吸引人,只是这样就要做很大的改编,甚至要添加新的剧情,若是做不好,肯定会让我难以接受。”金先生嘀咕道。

    “前辈,我知道尊重原著很重要,但若是能把武侠做成一个独立的体系,才有可能发扬光大,你得给后人留个改进的机会不是?给故事更多的可能性,读者既可以看书,也可看剧。”马可说道。

    “但你这种制片模式,现在肯定是很难的,每年出15集,投资上亿,就算是内地的电视台,也出不起这个钱,而且华人观众喜欢一次看个饱。”

    “这个您不用担心,时机不成熟的话,我不会启动,当然别人也不许乱拍。等我的收费电视台做起来了,互联网视频开始普及,我才会去做,至少会拍十季出来。”马可说道。

    金先生挠挠头,被马可说得左右为难,他一身才学,没想到被眼前的小孩给唬住了。

    马可的建议确实新颖,老先生也知道自己现在各种着急卖版权挣钱,最后的结局就是拍个稀巴烂,也没一部看得上眼。

    就跟西游记封神榜一个样,这些题材拍来拍去都想蹭热度挣快钱,自然是出不了精品。

    三国目前最火爆的,将其推向亚洲的,居然是岛国人搞的《三国志》动画,魔改的地方也多,观赏性也不错,还拍出了江山如画英雄迟暮的壮阔史诗感,配乐更是反过来影响华语古装片。

    于是便开始用烂用透,《英雄的黎明》《风姿花传》恨不得在每部金庸武侠剧里都用一遍。

    传播,传播,得先有人看才行。

    尤其马可指责他太保守,戳痛了老先生的心,还有提到了精神传承。

    没有谁比金先生更了解华夏文化,无论是文学还是科技,都没有所谓的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唯独八股文这种东西源远流长控制人心。

    他不是没想过像美日那样,自成体系,否则也不会写什么射雕三部曲,但问题是年轻时,他实在太忙了,生意越做越大,家庭矛盾重重,各种事故频发。

    即便再有才华,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金先生,如果我说的不对,您不要生气,更不用担心我占着版权不拍,我们以十年为期,不管我拍没拍,每十年付您1000万美金的版权费。”马可说道。

    他想的是,为了质量,哪怕剧不挣钱,只要世界观做出来了,将来卖改编权给三马两垒开发游戏,也能赚爆。

    金庸没想到马可如此大方,卖版权就是为了挣钱,既然有这个承诺,倒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行吧,我跟你签了,你说的没错,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也是做传媒的,但现在的确时代不一样了,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我没有接触过,将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未来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

    马可连忙兴奋地站起来,跟老先生握手。

    “但是我刚授权了央八拍《笑傲江湖》,对你是不是不公平?800万美金我也可以接受的。”金先生问。

    “没关系,他们拍他们的,我这边没那么快。”马可说道。

    签完独家非图书版权合同,金先生还留着马可一行人在家里吃饭,又送了他一副字和全套书作为回礼,那副字自然是: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离开时,金庸亲自送马可到门口,说道:“我大儿子走的时候,也跟你这么大,他也很有才气,若是有你这般顽强的生命力,或许可以接手我的事业。”

    老先生说起这件事,便黯然神伤,声音呜咽。

    刚才跟马可聊天时,他总是想起儿子,年纪越大,越是伤感。

    马可对此事不了解,只是从前在网上看到过,不知如何安慰,便说道:“我以后会经常在香江住,剧本编写过程中,会经常来打扰。”

    “欢迎,欢迎,现在楼价低,抓紧机会买房子吧,山上就有一套很不错的宅子。”

    上车后,罗雯雯翻着合同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