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给谁买啊-《我真是个演员啊》


    第(2/3)页

    孙宏磊抬起头,盯着刘大华,说道:“你丫找抽呢,骂我妈干嘛?”

    “不是你……你先骂的吗?”

    孙宏磊有点无语,拍着脑袋,骂道:“你这憨货,是怎么考进来的啊?”

    刘大华觉得他喝多了,估计问不出什么来,搞不好还要挨揍,便闭上眼睛睡觉。

    “是啊,孙哥,给我们讲讲呗,说什么毕业之前都不准接戏。”马可问道。

    他没有杨婷那么着急,是因为心里有底,哪怕退学也照样得拍戏。

    等四年是不可能的,雄心伟业等不了。

    但如果可能,马可还是想保住京戏的学位。

    自始至终,他考京戏就是为了镀金,以及了却一个心愿。

    至于表演技术,国内院校教的早就过时了。

    看这次选学生就知道,八个女生,四个京剧四个民族舞。

    培养这两种传统人才的,跟相声界一样,非常原始的教学,师父带徒弟,管教严格,思维僵化。

    这类学生唯一的优点,就是刻苦的训练,形体较好。

    表演能力受限于儿时的训练,出来最多演演小荧幕的肥皂剧,家长里短的碎碎念,完全无法适应现代电影镜头。

    说白点,就是没有可塑性,放眼望去,全是没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扑克脸,表演没有质感。

    刘大华和吕大岸一辈子都是这样,这其中也包括江文,演啥都是梗着脖子带着土匪像的江大爷。

    后来当导演,拍的所有戏都是同一风格的重复。

    也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观众会腻,票房风险极大。

    只有脑子灵活的张子依,一路碰到好导演,有所突破。

    所以在大银幕上,内地的演员,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跟香江那些演员竞争。

    最后捧出个什么四旦双冰,给香江男演员当花瓶搭戏。

    孙宏磊抓着头皮,说道: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我说常老师像你妈,意思就是她把学生都当做孩子来保护,京戏的女孩都跟花儿似的,谁不惦记啊,十八九岁的孩子,成天想出名,一不留神就上当。”

    “这倒是。”

    马可见他说得靠谱,便连忙去倒了杯热茶。

    “谢谢,不敢,不敢,马才子,以后帮哥在江导马导面前说点好话,再小的角色我都接。”

    “那肯定的,你以后能火的。能继续指点我们一下吗?”马可问。

    “第二个方面呢,京戏为啥不喜欢高考生,喜欢社招特长生,就是因为成才快,甚至有人脉资源,尤其是有作品的,一考一个准。说到底,京戏这块招牌,是靠名人撑起来的,所以这个规矩每年都被打破。”

    “简单来说,就是你若能接到好戏,就算常老师不同意,还有主任校长啊,对不对。”

    “所以说你们这帮孩子,就是心气儿太高,才入学几天啊,就想这么不靠谱的事,夏语那是长得像江文小时候,走狗屎运,你以为人人都有这个运气啊。”

    “你看看我,在京州熬了多少年,接到戏了吗?还不是得靠这身舞艺混饭吃,跟他么当鸭子一样。”

    “我也认识很多圈内人啊,有个屁用,有个屁用……”

    孙宏磊说完一头栽倒在床上,秒睡打呼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