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相爱不疑-《红妆名捕》


    第(2/3)页

    “昔日宫宴,七郡主求过我,我瞧她的肚子似有四五个月的身孕。”

    在宫宴上坦露自己怀孕之事,还说出那些话,令当时所有的女眷都大吃一惊。

    江若宁不是泥捏性子,也不是那种见风就是雨的人,她重证据,重事实,更不会偏听偏信,因七郡主一席话,就认定李观背叛了他们的感情。

    李观道:“那是你未入京前发生的事。”

    他细细地讲了,自己被堂兄弟算计灌醉,醒来时,身边躺着七郡主。

    之后不久,七郡主自称怀上他的孩子。

    李观垂眸,“我记不得醉后的事,但我醒来时,除了上衣褪去,中裤却穿得好好的。我问过十六,他被堂兄弟支到外头,于次日清晨归来。他们皆说是我碰了七郡主,七郡主的亲娘罗承仪步步紧逼,二伯要我尽快迎娶七郡主……”

    李家大房、二房的老爷生怕李观得势,一心想给李观娶一个身世看起来高贵,实则帮不上他半分的贵女为妇,七郡主无疑就是最合适的。敏王爷有儿女二十多人,这人数比当今皇帝的儿女还多,可真正得敏王爷看重、疼爱的只得可数四五人,七郡主并不在其列。否则,敏王爷不会明知七郡主有孕,依旧对七郡主的婚事不管不问。

    江若宁曾记得有一篇《霍小玉传》的故事,在故事里,霍小玉便是霍王府的庶出郡主,老王爷过世,嫡出世子承袭王位。新王爷执管王府,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家,将庶出的兄弟、姐妹全部分出去,除了他的亲娘、与他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庶母、庶出的兄弟姐妹每人分得一小部分钱便陆续被赶出王府。霍小玉虽得了兄长分的一笔银钱,却无安身之处,为了生计,霍小玉流落风尘,也写就了一个带着悲剧色彩的传奇故事。

    以前,江若宁还觉得那故事能扯。好歹霍小玉也是霍王府的郡主,怎么就沦落风尘了?以为不实。直至现在,她才明白,在古代嫡庶之别是分得很清楚的,尤其是皇家亲王府、郡王府这样的门第就分得更清楚了。

    可见,像七郡主这样的女子,一旦敏王爷仙逝,在亲娘不得宠,舅家不得势的情形下,虽不致如霍小玉那般流落风尘,但如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一样生活还是可能,亦有可能要为衣食住行操忙。

    敏王爷的儿女太多,多了就显得廉价。

    江若宁道:“明日辰时,我要去敏王府拜会七郡主。少游,这是我们三人的事,我希望能把此事说清楚。”

    有些事,必须是对质处置。

    江若宁信任李观是一回事,但让李观与七郡主当面说清楚也是必须的。

    李观拈了枚点心,神色未变,他始终坚信自己没碰过七郡主,她肚子里的孩子更不可能是他的。七郡主在敏王府后宅长大,虽然容貌秀美,可绝非外头传闻的那般温婉得体,敏王爷有嫡妻一人、侧妻一人,又有最受宠的侍妾两人,在敏王爷眼里,他最疼的便是这四位妻妾所出的儿女。

    侧妻顾氏育有庶长子大公子与一位明珊郡主,而嫡妻育有嫡长女明澜郡主、又育有世子、五公子。两妃同年同日嫁入敏王府,私下斗得厉害,谁也不服谁。现在王妃想为嫡次子抢夺亲王府剩下一个皇族候爵,而顾侧妃又认为这候爵就该是她所出的长子所有。

    然,敏王慕容棣又有两极受宠的姬妾,皆是六品承仪位,各育有儿子,自认那个候爵位该是她们儿子的。

    敏王府后宅争斗最激烈,嫡妃、侧妃、侍妾更是各施手段,互不相让。

    江若宁微微一笑,“少游,我给你备了些礼物,可不许不收,好歹是我的心意。我让内务府替你做了一身锦袍,你穿上一定好看。”

    李观随江若宁进了飘花园。

    江若宁打开大木箱子,取出一个包袱和一身锦袍,又有一只精致的锦盒。“送给你的!包袱里是几块锦缎,我觉得那些颜色最合你穿。锦盒里是扇坠、挂佩和一顶镂空银冠、银钗,也最合你的身份。”

    过去的几年,他常送衣裙给江若宁。

    她尽数收下。

    而今,她也能送礼物给他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