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不忘本-《穿越之细水长流》
第(3/3)页
正月二十六张乙回到济南后不及进家便先来给谢子安请安。
谢子安一听立刻叫进。
请安问好呈上书信。
才刚过完年,谢子安只以为是封普通的平安家信,结果没想入目便是“一年两季”这样的重磅内容。
只一个盐碱庄子如何能体验实验价值?于是谢尚想到了他爹的庄子。
谢子安举着信前前后后看了几遍,方才问道:“这什么营养钵的事,你知道多少?”
粮食涉及国本,这要是干成了,功劳不亚于马掌,水碓。谢子安必是要好好打算……
张乙见过谢子安后只在济南住了一夜便赶回了德州。
锦衣卫受命监视永清庄的动静,所以弘德帝清明前便收到了张乙炕屋育苗实验一年两季的密报。
看完密报,弘德帝已然不知说什么好了。半晌方看着案头的一盆绿梅叹息道:“京里不是没有人才,只这心思都用在了这些巧物之上了。”
由此便越凸显得谢李氏的不忘本。
绿梅的摆放者李顺不敢说话。
想想弘德帝又问:“那什么蜂窝煤做出来了吗?”
据说谢李氏做营养钵磨具的灵感就出自蜂窝煤模具。
“做出来了!”李顺赶紧回道:“确是比原先的煤球好烧,经烧,烧得透。镇抚司的铁匠发现烧蜂窝煤的炉膛温度比木炭还高,准备实验拿蜂窝煤来炼焦炭!”
先实心煤球可不及木炭能烧!
“什么?”弘德帝闻言极为震惊:“这蜂窝煤能代替木炭?”
这要是真的,一年得多炼多少生铁?
现生铁的锻造就卡在木炭上。
木炭由树木烧制而成,费人费力不说,重要的是周边的山都伐秃了。
对比煤则容易多了,地下挖出来就能用。
“铁匠们简单实验了蜂窝煤打铁,”李顺告诉道:“比木炭一点不差。只骆炳谨慎,非得烧出焦炭来才肯上报陛下!”
“已经实验过打铁了吗?”弘德帝点头道:“那看来炼焦炭确是可行!”
“好啊!好!”弘德帝高兴道:“这蜂窝煤做得太好了!”
“还要谢家那泉挖得也好!”
不是谢李氏爱惜泉水,想必也生不出做蜂窝煤的主意,如此也没有炼焦炭、营养钵模子、一年两熟这些事——常言道“饮水思源”,既然这泉有功,便当赏。
“李顺,”弘德帝吩咐:“铺纸!”
他要给谢尚家的泉赐牌匾……
还在找"穿越之细水长流"免费小说?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