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巍巍长安-《春秋大领主》


    第(3/3)页

    那啥,城门尉听着倒是能理解干什么的,只是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城门尉的官职啦?

    上邪并不理会宋人发呆,继续说道:“请诸位在此等候,‘行令’片刻便来。”

    好吧,又多了一个“行令”的官职。

    一群宋人先是看到了“长安”的各种建筑物新款式,再听到两个新的官职名称,真切地感觉到“异域风光”了。

    没有多久,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人带着一群随从过来。

    “在下汪涵,乃是大汉‘行令’。”汪涵行礼之后,喊着让人递来文书,又说道:“此乃诸位进出凭证,万望妥善保管。”

    华喜怔怔地接过文书,下意识地翻看了一下,能看到上面书写的文字,还看到了一些印字。

    搞什么啊?

    诸侯之间出使,旌节和令牌就能代表身份,不是必要不会携带国书。

    说白了就是,春秋时期的互相出使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多是“看脸”而不是拿出什么文字上面的凭证。

    汪涵哪怕是早先接待过范国、荀国和晋国的使节团,再次接待宋国使节团还是觉得非常新鲜。

    “请诸位随我往驿馆。”汪涵再次行礼。

    虞显仗着为吕武服务过的履历,先介绍自己是谁,才问道:“此‘行令’便为邦交使?”

    汪涵并不觉得官职名称和职衔有什么好隐瞒的,说道:“在下之上有‘大行令’,主管列国邦交。”

    担任汉国“大行令”的人是梁兴,也算是能够充分发挥其特长了。

    宋国使节团被护送着进城,过城门洞一个个惊呆在原地。

    他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笔直宽大的大道几乎延伸到大地的尽头,两边则是排列整齐的不知道用途的两层建筑物。

    大道不止是道路,其实是用水泥铺成,然后两边还种植了绿化,建筑物前方则是有长椅,相隔一段距离还有亭子。

    比较不奇怪的是“长安”城内看着没有多少人。

    这个也是,作为都城的“长安”才落成多久,居民需要有一个充实的过程。

    “劳烦一问,我等何事可谒见汉侯?”华喜被领到一处驿馆,看着汪涵要离去,不免一问。

    汪涵笑着答道:“如可谒见,自当告知贵使。”

    华喜还要讲点什么,看到原先待在外面的鱼石急匆匆进来,也就对汪涵行礼表示可以走了。

    “彘裘、荀家亦在此处!”鱼石说的是看见到了彘裘和荀家结伴而行。

    华喜对此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