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从韩氏不再作为卿位家族之后,好些个家族都增加了弓箭手的数量。 这里面并不是全部觉得韩氏不行了,根本原因在于韩氏的纳赋额度被削减,晋军却是不能没有弓箭手,他们肯定要想办法将弓箭手的数量补上来。 韩氏之所以被称为善射,不是他们家族中有多少神箭手之类,在于韩氏将箭阵玩得非常溜! 箭阵是个什么玩意?不是许多弓箭手列阵就叫箭阵,内涵在于什么时候应该进行箭雨覆盖,覆盖的范围多大,敌军的哪里是必需要进行定点着重打击,等等。 韩氏就是摸索了以上的规律,又积累了远比其它家族更多的经验,他们才被认为善射。 当然了,韩氏的善射还跟他们掌握了制作更好的弓和箭的技术,也就是掌握了远程武器的尖端制造科技。 现在很多家族的发展方向能不复杂就绝对不会复杂,一般是认定应该走什么路线,集中人力物力往专精的方向一直前进。 这个当然是因为受限于人力物力的关系,再来就是获取知识非常不易,能够窥探到一个发展方向已经十足幸运,没有足够人力物力支撑怎么发展第二项? 晋国在韩氏没落之后,着重发展远程武力的当属阴氏和范氏。 阴氏即便是“发明”出了弩,然而在韩氏失去卿位之前还是显得相当克制,等韩氏连续两轮没有获得卿位才显得有那么些高调了。 范氏没有拿出什么新鲜花样,他们人多、地广、财帛足,走一惯的家族策略玩“量”足那一套。 所以了,由阴氏和范氏联合组成的晋国中军,远程部队的数量多一些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此为何物?”楚君熊审问的不是物体,是兵种。 薳罢被问得很是懵逼。 那不是明摆着的嘛! 外面一看就是铁甲,里面不知道有没有再套几层甲,手里的玩意是戈矛,跟楚国“王卒”的区别只是没有携带盾牌。 其实阴氏用来阵战的甲士用的是“戟”这种兵器。 事实上很多列国都有“戟”这种武器,一般是用来当作“礼器”而已,他们将相似的兵器都叫戈矛。 阴氏的“戟”比楚国“王卒”的戈矛要略长一些,达到了两米二。他们没有专门的佩戴盾牌,每一名甲士的腰间却有一柄战剑。 另外,吕武挑选了极为精锐的一批甲士,给配上了弓这种武器,左胯部位置还有一囊装着大约五十支箭的箭囊。 这一刻魏氏有无数的mmp可以说! 不看近战兵力的长短,阴氏精锐甲士的装备分明就是“魏武卒”的标配。 阴氏在训练甲士上面,没有疑问用的就是吴起对“魏武卒”的标准。 当然,魏氏那边觉得阴氏发展重步兵有点侵权了,认清阴氏训练甲士的标准比魏氏还高,阴氏训练甲士的方式也比魏氏更先进,选择紧闭上嘴巴。 剽窃什么的,一旦变成剽窃一方做得更好更强,怎么去认定剽窃会变得很难。 毕竟,人们的观念中只有弱的会去学强的,认定没有强的会去学弱的。 吕武所在的战车已经在往前冲,冲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这种做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威慑,也就是想要赶跑楚君熊审;再来就是要让精锐甲士跟上,形成一种冲阵的配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