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冰火两重天-《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2/3)页

    保宁对此当然有自己的见解,那就是往深山老林里修寨子,囤积粮草,屯驻官兵,作为进山扫荡贼人的据点,同时也是震慑山外百姓的工具。叫他们看见朝廷对贼匪的狠辣手段,让他们还敢源源不断的上山?!

    但他也知道这是个笨方法,所以问题和决定权上交上头。

    横竖他保宁就这个法子了,没有安全的后勤保障,轻师突入大山之中太危险了!

    花厅里立刻一筹莫展开来。

    李承邺与郑源璹要心里头有招儿,他们那里还会等到现在?

    有赵亮在背后支撑,有着充足的钱粮军需物资的姚安、章乐等人,唯一所需要的就是人手。

    而豫西南那地方重重大山,最为后世的赤色老根据地之一,那里的穷人不要太多。而只要有穷人在,只要有活不下去的人在?    姚安章乐就能一次次的重整旗鼓?    一次次的卷土重来。

    谁叫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后勤供给呢。

    当年的李自成、张献忠他们要是有这样的条件,估计早十年就能打进燕京城了。

    所以这肯定会是一个顽疾?    成为附属在中原身上的一个烂疮。

    他或许还要不了人命?    但绝对会叫人难受之极。

    汝州府衙里。

    对比愁眉苦脸的荣柱等人,汝州知府苏和泰却正一脸的高兴?    因为他升官了。

    虽然上半年闹腾的姚安、章乐二贼给他减了一些分数,但他还是升官了。

    可能是他背后的伊尔根觉罗氏使力了?    也可能是乾隆对他的印象不错。反正苏和泰是一步越过了道台这一门槛?    直接升任皖省的按察使了。

    因为皖省巡抚闵鹗元刚刚被调任为苏淮巡抚,底下的布政使、按察使挨个升迁,空出了一按察使的位置,就便宜了苏和泰了。

    至于闵鹗元为什么能跑去苏淮担任巡抚?    这显然是因为乾隆对他的酬劳。

    还是李侍尧案?    乾隆不是把案子发给各省督抚议讨了么,结果就闵鹗元一个人给李侍尧说了好话,为乾隆搭了个下来的梯子,乾隆很高兴,这不就给闵鹗元回报来了。

    苏和泰喜从天降?    振奋异常。

    知道赵亮现在正在汝州视察矿场工坊,使门子特意将人请来?    好好的吃了顿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