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英廉的熟悉感……-《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第(3/3)页

    王际华他们现在面临的难题,不仅是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更是如何把粮食运到京城的事。

    现在已经是九月了,已经是后秋里了。最多再有两个月就要入冬封河了,却偏生出了这等的岔子来。就算临清已经收复,漕运已经畅通,朝廷也没漕粮运输啊。

    每年的漕粮都是在秋后才征收,到十二月里彻底征齐。现在各省漕粮的征收可能都还没开始。

    而且还有那漕船呢。没船你怎么运粮食?

    而现在行船去京城,江南一带的漕船即便能抵到也没法返回了,漕丁不安抚好处理好能行吗?

    再说了,就大清漕运这幅现况,想要利索的组织起大批的漕船重新运输,谈何容易?

    满清的漕船是很多,但这些漕船都是以府、州为单位,大家十人一船,十船一帮,十船互保。运送漕粮时候,都是按时间表分批向前京城的,一年只打一个来回。

    可不是说所有的漕船都统归一人(衙门)管辖,他(衙门)可以随意的调动安排漕船运作的。

    那怎么可能呢!

    满清的漕运一年近四百万石粮食,涉及了中原、齐鲁、江南、两湖多个省份。

    只是征粮的重点在长江以南地区,中原、齐鲁所分担的漕粮极少。

    分布这么广泛,那根本不可能统一管理。通讯上的落后就决定了漕运必须是分散而行的。

    毕竟,相对于漕运所涉及到的诸多省份,大运河就只有窄窄的一条,那不可能叫各省州府的粮船无秩序的自由前往京城。

    所以说,这漕运既是一项活动,也是一项制度,对于任何一个朝廷而言,粮食运输必须是有序的,否则规模巨大、费时漫长、涉地数省、船只众多的漕运根本无法年复一年、连绵不断地转输接运下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