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营救(三)-《战辽东》


    第(2/3)页

    就在高凤姬刚刚走到小亭边上时,大风不期而至,将她那满头的浓密青丝吹得四处飞舞;拢了拢秀发,她淡淡地瞟了一眼东面天空,低声嘟哝了一句,“要变天了。”这次却不像刚才那样说的是汉话,而是带着耽罗口音的朝鲜话了。

    风势越来越大,而东边的浓云正呈席卷之势飞速掠来,高凤姬却不为所动,静静地伫立在小亭边缘,看着脚下碧水潭出了神,也不知在想什么。

    很快天色便黯淡了下来,同时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滂沱大雨;风雨声瞬间便淹没了一切,刚才还山明水秀的安座川峡谷一下子变了张脸。

    就在高凤姬静静欣赏雨景的时候,山下峡谷中隐约飘来了一阵人喊马嘶声,她不易察觉地微微蹙了蹙眉,用那没有一丝人间烟火气的声音吩咐身后的小丫鬟道,“玉如,把我的箫拿来……当此豪雨,品萧最宜。”

    高凤姬没听错,确实有人马在距离飞瀑里许远的峡谷中躁动。

    那是一座小山寨,建在安座川旁一个隐秘的山谷里;山寨虽小,可其正中央的大厅却极为轩敞,门楣上大大的一行字,那便是韩文的聚义堂。

    此刻,一位长着扁平脸和细眯缝眼,浓密的络腮胡子都长到眼睛下方的中年汉子,正不顾滂沱大雨,探出大半个身子朝天上张望着;而山寨中其他房子的房檐下,也有不少精壮汉子和他一样,一边朝天上张望一边惊诧地大呼小叫着,就连马厩中的马儿,似乎都感染这样的情绪,不停的嘶叫着。

    细眯缝眼名叫朴安基,乃是这汉拿山中众多马匪头子之一。

    济州岛是长期流放犯人之地,而汉拿山方圆两百余里,自然而然便成了罪犯、流人的栖身之地,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无法忍受苛政与大户盘剥的逃户。

    同流窜进山落草为寇的罪犯、流人们不同,逃户们进山之后,大多还是以种田放牧为生,只是同处一山,不依附于大大小小的马匪如何能活得下来,是以这汉拿山中便形成了一种以马匪为核心,逃户受其庇护的独特江湖。

    江湖也有江湖的规矩,汉拿山中大大小小三十多股马匪近些年分成了两大阵营对峙——山西麓匪号大疤脸的裴兴庆,实力最强,坐拥百余精骑,控制着数百户逃民,可因为这厮常常不守规矩,使得汉拿山中群匪侧目,除了七八股马匪依附于他形成了“山*西*帮”外,其他马匪头子纷纷投向了处事更公平、出身更高贵的许知远,也就是这座小山寨的主人,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山*东*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