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事实上,随着时代的进步,类似唐朝和五代十国那样的藩镇割据、武将造反之类,基本上就不可能发生了。 这个兵力限制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职不是世袭的。而地方上的官员,除了土司之外,也都不是世袭的。 另外,掌握军政大权的文官,都是有任期的,且不得在原籍当官。还有地方上的三权分立等等。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不过此时,朱慈烺问清楚孙应元的兵力之后,便明白先生所言,孙应元在三月份会因为孤立无援而战死是真没错的。 因为他这一路上过来,经常有风声听到说什么流贼要打过来了,什么流贼要打过去了,李若琏为了保证他的安全,那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因此一路上就耽搁了。 也是如此,朱慈烺就看到了民间的惨状,还有听说流贼军队动辄几十万的传言。反正从他出了京师之后,所见所闻,真得是一片亡国迹象! 没多久,就到了中军帐。不过朱慈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有外面的军卒来报,说应天府魏国公前来求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听了,有点吃惊这厮的消息灵通,不过他记得这魏国公根本不作为,最后投降了建虏,因此,他当即一挥手道:“不见!” 他的这个话,让孙应元吃了一惊。他能感觉到,好像太子不喜欢这个魏国公。 不过他也就只是吃惊一下而已,反正他和魏国公又没有交情。 可谁知,才谈了几句话,又有军卒来报,说南京留守太监求见,南京左都御史,六部尚书…… 反正在南京这边的勋贵和各大高官,都是前后脚地赶过来。对此,朱慈烺全都不见。 这就让孙应元意外了,便略微带着一点担心提醒道:“殿下,这一个都不见,是不是有点不好?” 朱慈烺听了,便转头吩咐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琏道:“你去告诉外面的,孤要见谁,自会传召。其他人等,做好手头事情便是!” 李若琏立刻答应一声,便转身出去了。 朱慈烺看着他走之后,才转头对孙应元说道:“先生交代下来的事情都忙不完,哪有功夫去做些不相干的事情!” 他的这话,又让孙应元吃了一惊。这可是太子啊,谁还交代太子做事? 这么想着,他也很快回过神来。虽然他领军打仗,基本不关心其他事情。可是,朝廷封赏了一个兴国公,查获成国公谋逆,特别是以前勇卫营的副将,不但成为总兵,还被封了忠贞伯,这些事情他都是有听说的。 别人和他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有关兴国公别的事情,肯定也会顺口提起。因此,孙应元大概便知道,太子口中的这个先生到底是谁! 得到了这个结论,他就又有点好奇,那个兴国公又会交代太子去做什么事情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