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杨怀远的小店-《重生之电子风云》


    第(2/3)页

    “呵呵。”

    “老弟,重光公司的王总,是你家亲戚还是朋友?她说你介绍她来我店的。”

    听到这里胡一亭才明白,杨怀远并不知道重光公司是自己开的。

    “我妈认识王丽丽。”

    说完,胡一亭又岔开话题:“杨大哥你邮电研究院出身,又搞了一段时间销售,对市场应该有了自己直观的认识了,你将来怎么打算的?”

    杨怀远一愣:“怎么打算?挣钱吃饭呗,我闺女刚上高中,将来的学费我得帮她存够呀,不瞒你说,我闺女读书成绩不错,读初中时一直都是年级前三,现在又考上了附中,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我觉得这丫头将来读完大学,兴许还能读研究生,那你算算得多少学费?我不老老实实多挣些钱怎么行?”

    “附中?那跟我是同学嘛。”

    “你也读附中?几班?”杨怀远一脸惊讶。

    胡一亭眼前一黑:“不像吗?”

    “我闺女叫杨春蕊,分在七班,开学摸底考,全班第二!”说完杨怀远看着胡一亭,心里纳闷为什么胡一亭今天没去上学,附中校规这么严也敢逃课,这小子……

    “厉害!”胡一亭真心夸赞。他知道附中虽然收了两个班高价生,但一百多人分摊在十二个班里并不起眼,所以杨怀远女儿能考全班前三,在全年级一定稳稳前一百名,按照附中每年**十个保送名额来看,即便没拿到保送资格,只要正常挥,考个一本院校不成问题。

    “你在几班?”杨怀远追问。

    “二班。”

    “加强班?!”

    “加强班?你说火箭班?二班是火箭班吗?我怎么不知道?……我记得我们这一届为了实现教育公平,学校决定平均分配师资力量,把火箭班取消了呀。”

    “不是火箭班,是加强班。”杨怀远咽了口唾沫,重新打量胡一亭一遍之后才重重道:“火箭班是附中的历史特色,集中优秀学生和优秀师资力量,用大的作业量和高密度的考试作为训练,以求在高考中取得全省最好的班级成绩,竞争全省高考平均分最高班级荣誉,但很多人说这个办法太功利,培养的都是应试教育,所以附中今年取消了火箭班。”

    “好像是这么回事。”

    “哼。”杨怀远轻蔑地哼了一声,面色变了变,见胡一亭一脸不明就里,于是又释然地笑了,说道:“可你知道不知道,附中现在搞的这四个加强班更特殊化!优秀学生倒是不再集中了,全打散了,可师资力量却仍然是全校最好的,附中五个特级教师,十一个市级骨干高级教师,几乎全摊在一二三四班!”

    胡一亭尴尬道:“还有这事?我只听说一二三四班是好班,其他班是普通班。可开学到现在,我也没看出来好在哪差在哪。原来是师资力量分配不匀啊,学生是按成绩平均分配的。”

    杨怀远见胡一亭不似作伪,叹口气道:“你胡老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可听说你们一、二两个加强班在四个班里算最好,班里少说一半人都是有背景的,起码也是个小领导家的孩子,就连高价生也没几个,不是谁有钱都能进。”

    胡一亭对此一无所知,被提醒后这么一想才现,自己记得的那些人,像马荣、张金武、肖有政、蔡亦芬等人,家里都有些领导背景或者有钱,也的确都分在一二三四班里,这肯定不是巧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