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合并码头-《农女的荣华之路》
第(2/3)页
董老太爷刚回县城里的宅院时,门房就递来知府的帖子。
小厮接过交到董老太爷的手上,揭开一看,竟是关于随县两处码头的合并,随县一个小县有两处码头已经是让人刮目相看了,原先也只有靠近县城的那处码头才算是官府承认的,可是后来因为码头的停泊费用逐日攀升,这才开发了肖遥她们现在做生意的这个小码头,则是一些小商贩停泊久了,自然就被人承包,买通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不过明面的码头,这么多年但也相安无事。
可就在半个月前官府里文书再做统计的时候,发现小码头竟在不知不觉间抢了大码头一半的生意,停泊费历来属于官府的管辖,一下少那么多,可不就在县太爷的身上割肉,正巧赶上了董老太爷返乡,于公于私都要知会他一声。
董老太爷看着县太爷信上写的天花乱坠,咎其所终也不过是不忘给自己敛财。
大笔一挥,批注了几字,就交给门房让其送到县太爷的府上。
县太爷府上的门房一收到董府的来信,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县太爷手中。
县太爷磨拳霍霍,他打的可不就是一箭双雕的名头。
小码头的承认家族自然和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初的银子到位,他才好说话的将管辖权交给其。可是如今时过境迁,夫人的发簪都涨到十两银子一根了,他怎么能甘心还守着当初文家给的那点银钱呢!
自然就想着将两处码头并为一处,从此以后县城里大小铺子的货船都要到此停泊,这样单是一笔停泊费都能将他养的膘肥体壮。
至于文家来讨说法,那就更好说了,董老太爷亲自批注的,若是不甘心,大可以找董老太爷讨说法,他一届县太爷只是按章办事。
县太爷喜不自胜的打开了信件,顿时脸黑了下来,这是被那人老成精的老东西摆了一道。
只见信件上的批注则是:可,并大码头至小码头,减低停泊费方能随县繁荣昌盛。
先不说减低停泊费,光是并大码头到小码头的这笔花费就足够让他肉疼的,合并码头可不是简单说说,小码头一开始的扩建就是为了满足小货船的货物搬运,到大码头上的都是大中型货船,若是不扩建小码头的话,大中型货船压根就停泊不进去。
但若是扩建的话,必须要投入人力物力,至于银子从哪里来,自然得是官府出。
官府的银子不就是他银子,从他手里要银子可不就是从他身上割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