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应天惨案-《灭宋》


    第(2/3)页

    周围一片哗然……

    “中山王,咱们大宋朝这圣旨可不是这样发的,需中书舍人制词,录黄行下,中书舍人宣行,门下给事中书读,宰相副署,还得经台谏之后才是圣旨。阁下纵然得官家授权,携带空白诏书便宜行事,最多也不过是手诏,阁下欲以手诏逮捕两个正三品学士,阁下这就是懂规矩?别说这手诏还是你写的,就是官家亲笔,这手诏也没用,阁下是不是以为这应天府就是你为所欲为,别忘了应天府还有御史台!”

    一个青袍官愤然说道。

    好吧,大宋朝一份圣旨的发出需要闯的关口比明朝还多。

    明朝至少是太监写圣旨的。

    但宋朝是文官,皇帝想写的东西叫词头,制词也就是起草是中书省的舍人,而且光在中书省,就需要经历三个程序,每一个程序都有权力给他扔回去。

    然后再闯门下省。

    门下省的给事中权力和明朝的给事中差不多,总之有权给扔回去,闯过了门下省,还得宰相署名,宰相署名后才能交尚书省给各部,但这事还没完,因为旁边还有个御史台说拿来我看看……

    不合心意?

    追回!

    重写!

    至于皇帝直接写的圣旨……

    仁宗时候写了一堆,然后宰相那里一箱子全扔回去了,可怜的仁宗一点脾气没有。

    但是……

    “玛的,那里来的狗东西,敢对我家大帅指手画脚?”

    杨再兴催马上前。

    紧接着还没等那御史清醒,他手中马鞭立刻落下,瞬间在后者的脸上抽了过去,后者惨叫一声,随着清脆的鞭声倒向一边,而原本还算颇有风度的脸上一道皮开肉绽的血痕,甚至一只眼睛明显要毁了,躺在地上双手捂着脸不断翻滚惨叫着……

    四周一片寂静。

    所以那些前来迎接的官员,本地世家名流,学生,全都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一幕。

    “刘公!”

    两个学生最先反应过来,惊叫着扑过去。

    “大胆!”

    “简直无法无天!”

    ……

    就在同时后面学生一片咒骂。

    南京应天府不但有御史台,同样也有国子监,而且还有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还是唯一一座由原本民间书院,升级为国子监的可以说顶级学府。之前开封之变后,东京太学和国子监惨遭重创,连学校都被刁民占领,虽然之后在内城重建,但因为条件限制,不少太学生还是被分流到了应天书院。

    后者不是太学。

    国子监和太学不一样,国子监教育管理机构,太学是学校,不过应天书院的等级和太学也差不多。

    都是国子监下属的顶级学府。

    所以此刻这里同样学生众多,里面有原本太学的学生,有应天书院的学生,前者倒是知道王跃的凶残,但后者就不知道了,而且这里面还有不少本地文学世家的,应天戚家,王家,刘家,李家,都是顶级名门。其中李家就是范仲淹夫人家,王家当年出过状元,而那一科榜眼是韩琦,都是真正世代簪缨,而且都是根正苗红的文臣世家。

    话说眼前这一幕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大逆不道,一个武将,准确说其实是一个亲兵头子,居然当众鞭打御史?

    这是什么情况?

    就是五代那些骄兵悍将的时候也不过如此啊!

    “反了,简直是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