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新任总参谋长-《大国之疆》


    第(2/3)页

    “既然是这样,那松坡你怎么会留在这里?”蒋方震显然很是了解这位好友的心思。

    蒋方震的问话,蔡锷并没有急着回答,在点燃一根过滤嘴香烟深吸了一口之后,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蒋方震说道:“很简单,因为这里有中国崛起的希望。”

    “哦?”这下蒋方震更加惊讶了,蔡锷的为人他是再清楚不过了。

    蔡锷也不说什么话,转身去了一趟书房,回来的时候将手中捏着的一纸材料,向蒋方震递了过来。蒋方震接过来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这并不是一封普通的材料,上面记录的是由肖沐白抄阅的关于1911年世界各主要列强国家工业实力状况。

    “知道吗?百里,你和肖沐白有一点很相像,那就是你们对中日爆发战争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和他接触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对日本人的那种厌恶是发自骨子里的。我曾问过他为什么,但是他没说。”蔡锷也不管蒋百里是什么样的心情,右手夹着烟自顾自的说着:

    “我们曾经一起在日本留学过,对于日本的状况大体也有个直观的感受。手中的材料你也看了,1911年,日本全年的钢铁产量是30万吨。”

    “是啊,日本人对我中华的觊觎之心自古以来就从没间断过,自明治维新之后,其狼子野心更是昭然若揭,虽然相比美、英、德诸国日本的确不算什么,可是和我国相比,我们就落后的实在太多了,迄今为止,我国连一座像样的钢铁厂都没有。”说起这些,蒋方震是真的痛心不已,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呵呵,不过你前面说的都对,但是最后一句却错了。”蔡锷笑的极为开心。

    “哦?还请松坡明言。”

    “其实,以前我的认知和你刚才说的也两样。但是,自从加入共进党成为高层领导之后,我才知道,早在1908年开始,共进党就在川、滇交界的会理、凉山地区筹建一个叫做‘攀枝花’的项目,这个项目的主体就是钢铁。”说起这个,蔡锷是一脸的欣喜,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他,显然他也明白钢铁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看到好友也是一脸的惊喜之色,接着道:

    “据可靠消息,再有两个月,攀枝花钢铁厂的一期工程就可以竣工,到时候该厂就可年产铁达160~170万吨;年产钢150万吨。要知道,这可将是我们自行设计、制造设备并施工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通过后期的建设将会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

    蒋方震还在消化刚才蔡锷带给他的信息,想不到共进党的布局会这么深远。30万和300万根本没有可比性,这账谁都会算。

    “松坡,我想留下来。”回过神来之后,蒋方震一脸正色的道。

    “哈哈,好啊!求之不得啊,早就等着你这句话了,回头我就打报告,向子诚推荐你。”

    接下来,两人又谈论了很多话题,主要还是军事,以及很多的战术话题,以及西南军队三三制、四队一组的班组连排战术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