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轮地盘,清军的地盘也是明军的数倍。 所以清军有资本输,也不怕输。 更可怕的是,那些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知道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即便战败了朝廷也会让他们戴罪立功。 所以他们在与明军的战斗中是保守的,没有尽全力的。 其中代表便是胡全才。 胡全才肯定觉得没有必要为了守武昌搭上身家性命,所以他才会选择跑路逃命。 如果朝廷像崇祯朝那样立下先例,失土必斩。 那么胡全才肯定会奋力战到最后一刻。 说到底还是顺治皇帝太过犹豫软弱了。 这一点上,崇祯做的还是比顺治要好的。 看透了问题的本质,洪承畴自然能够理解为什么清军一直在输,明军一直在赢。 要想中止这种势头,洪承畴要做的就是快刀斩乱麻,尽可能让明军惨败。 只要有一场惨败,连胜起来的势头便会中断。 这口气只要泄掉了再想聚集起来就难如登天。 洪承畴深知指望胡全才这种庸碌之辈是不现实的,是以他劝说鳌拜尽遣主力与他一道来到长沙围追堵截永历。 这一仗对明军来说是决战,是不能输的。 但对于清军来说却不尽然,即便输了清军还有无限种可能,还可以靠着南方强大的财力训练更多的军队来反击。 所以洪承畴不惜赌上一赌。 赌赢了他便是名垂青史的股肱之臣,赌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 对他来说这简直是稳住不赔。 之所以将伏击点选择在麋鹿原,是因为这处地势较高,清军可以把明军团团围住。 就像一个套在脖子上的绳套,慢慢收紧慢慢勒住。 也许不会令人立即致命,但那种折磨的感觉是洪承畴享受的。 而且在洪承畴看来,这种地势下明军要想突围是很难的,他完全可以靠人命去填,反正他的军队人数是明军的两倍,即便亏点战损也无所谓。只要能够擒杀永历,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杀吧,杀吧。 把这里的明军全部杀光,让天下人看看反抗大清的下场。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