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我家府君-《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2/3)页

    对方养牛是用来吃的,我们养牛是用来耕田的。

    呜呼哀哉啊。

    牛肉真的是比猪肉好吃,尤其是在烹饪方式极为匮乏的汉代。

    啧啧啧。

    关平一边吃牛肉,一边喝着豆腐汤,极为满足。

    建安十年十二月初八。

    却因为秋收之后,山民下山之后,九县县令陆续将之安顿,想来该下山的,便都下山了,不愿意下山的,肯定不会再下山了。

    于是关平再一次召见了郡中大吏,长史马良,功曹孙乾,主簿伊籍,于大堂内商议。

    关平先让孙乾拿出九县人口名册,春耕之前,九县人口便已经有二十六七万,此次山民下山风潮,又吸引了七八万人。

    趁此时机,九县县令再一次排查人口。将死亡之人的名字削去,刚成年之人加上,删删减减,便成了关平案几上的十卷竹简。

    其中九卷竹简乃是各县的人口,这第十卷乃是总人口。

    “下官功曹孙乾,率诸曹官吏所记,至十二月初三。房陵郡人口为三十三万四千六百三十五人。”

    关平看到这最后一句话,不由喜上眉梢。人口啊,人口。

    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制约一个雄心勃勃的诸侯的,便是人口问题。

    当年备备坐困新野,人口不过一二万,兵不满三千。

    孙权在江东,地方广数千里,因为人口稀少,山越又不时暴动,于是极难对外出兵。

    关平进入房陵人口之初,人口不过十几万。现在不过一年而已,人口便已经翻了一倍。

    而今粮仓充足,自然是练兵讲武,对外动兵了。

    关平放下人口名册,对马良说道:“着丁奉,丁封,糜威,赵统,张苞,李正,廖化年后各自招募兵马,扩兵至四五千人。”

    “好生操练士卒,不可懈怠。”

    “诺。”马良应诺道。

    “现在年关将近,郡中无事,可命官吏安心过年,待明年春耕,再行春耕事宜。若能再得一年丰收,气势必然更盛。”

    关平又对孙乾说道。

    “诺。”孙乾含笑应诺。

    不久后,三位大吏便告辞离去了。关平立在屋檐下,负手看向北方,脸上露出雄心勃勃之色。

    “昔日项家叔侄率领江东子弟数千人,大小数十战,终于攻入咸阳,亡秦。现在我治理房陵,很得众心。来日成军,也是房陵子弟。”

    “数万房陵子弟出汉中,局势大大不同啊。”

    建安十年终成过去,建安十一年粉墨登场。

    经过去年的丰收,目前房陵上下百姓都是相当富裕,就算是去年秋收后下山的山民,因为去年山中丰收,也不愁来年口粮。

    手里头有钱,这过年自然是过的舒坦,多买点肉,更有钱的多添一件新衣裳,喜气洋洋。

    过年之后,房陵郡就开始轰轰烈烈的征兵活动了。

    房陵郡由长史马良掌管兵马,但是征兵这种事情,需要九县县令一起配合,所以与孙乾这个功曹也有关系。

    在孙乾的命令下,各县县令派遣衙役,小吏在城中,城外宣传,无外乎太守招募兵马,钱粮丰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