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罢吕布冲着典韦三人一招手:“退下吧!” 典韦三人拱手道:“遵命!” 蔡琰冲着吕布行礼道:“多谢公子!” 吕布笑着摆摆手:“些许小事罢了,何足挂齿?” 劫后余生的卫仲道大口喘着粗气,再也顾不上什么风度与涵养,逃也是的仓皇离开了此处。 经过了这场戛然而止的闹剧,这诗会明显也开不成了,于是一众才子向蔡琰请辞,纷纷离去。 曹操冲着吕布一番挤眉弄眼后,也随着大伙一同离去。 挠头三兄弟的眼力见明显见长,在典韦的带领下,许褚和周泰与典韦来到了门外等候吕布。 吕布见此对着蔡琰赔罪道:“吕某搅黄了小姐苦心准备的诗会,还望小姐恕罪。” 蔡琰摇了摇头,樱口轻启:“无妨,公子无需在意此事。” 接下来的时间,此处略去4396个字。(老苍实在不知道吕布该和蔡琰说点啥,还请见谅!) 几日后,吕布提着礼物去了蔡邕府上拜访蔡邕。 蔡邕很是热情的接待了吕布,并摆下了一桌酒宴款待吕布。 吕布试探着将他和蔡琰的事告知了蔡邕,本以为蔡邕会大发雷霆,毕竟蔡琰嫁过去了就得做妾,这当爹的哪里会甘心女儿给人做妾? 但吕布没想到的是,蔡邕听后神情未变,看样子似乎是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此事蔡琰早就和蔡邕通过气了,起初蔡邕对此事也是非常抵触,但蔡琰却摆出了一副“非君不嫁”的态度来。 一番苦劝无果,蔡邕摇头叹息之后,只得默许了此事。 蔡琰是个有主见的人,蔡邕这个做父亲的自然知道。 见蔡琰对吕布早已是芳心暗许,蔡邕还能说什么? 阻拦不了,那就祝福他们吧! 吕布的出身并不好,与他蔡家门不当户不对,按理说不管是家世门第这方面考虑,还是从蔡琰做妾这方面考虑,蔡邕都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但蔡邕年轻的时候也是个仗剑的游侠,对于吕布在边关抗击异族的事早已是耳熟能详,因此蔡邕便对吕布另眼相看,没有在出身的问题上过多为难吕布。 外加蔡琰对吕布已是芳心暗许,蔡邕一寻思那还阻拦什么,就这样算了吧,于是便将此事应了下来。 但蔡邕隐晦的告知了吕布,这门亲事就算是这么定下了,但下五书聘礼什么的要等灵帝驾崩之后再说,此时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