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光凭百余人,无法突破这支重甲军。 见达延汗身边只剩百余人,朱厚照顿时兴致缺缺:“韩将军,本宫想放了他,等本宫登基后,再北上与他一战。” 此刻,韩鼎想挥起大刀,手刃了这狗太子。 多少边陲百姓,死于鞑靼的铁蹄之下。 这可是大明近五十年来,最可怕的敌人。 “殿下不可胡闹,这次全靠孔明天军,才能侥幸得胜,若放虎归山,他日,不知多少百姓,会死于鞑靼的铁蹄之下。” 京营有二十万人,王守仁命塘骑传令五方将领,一个时辰内,率军往中央收缩。 失期者,斩! 明军的兵力渐渐汇聚,与鞑靼几万残部厮杀,围剿殆尽。 而王守仁正朝达延汗逃走的方向追来,却见朱厚照先他一步。 明军成千上万支箭头,对准中央百余人,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把箭借给对方。 王守仁已打开了严成锦的纸条:家父的军功,就拜托伯安兄了,阅后即焚 故而,他命人传令严恪松率军,一同来围剿达延汗。 抓住达延汗,安定侯就功过相抵了。 达延汗走下马来,既无抵抗的意思,也无求饶的欲望。 万众瞩目之下,他一步步走到王守仁身前,生涩的官话道:“你可否解答我的疑惑?” 王守仁对达延汗有些敬佩:“你请讲。” 达延汗满脸认真地问:“短短五年,为何大明强盛至如此地步?” “在京城,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贤臣。” “我将死于此地,可否告诉我,他的名讳?” 王守仁摇摇头,不紧不慢地道:“本官只能告诉你,他是安定侯之子。” 达延汗踉跄一步,险些摔倒在地。 安定侯就是三边总制严恪松,此人没有多少将才,却生出一个如此可怕的儿子。 更令他震惊的是,儿子二字。 若以安定侯的年纪来推算,此子才多少岁? 达延汗不相信,愤然反驳:“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奇人? 王守仁面色平静道:“老高的确可称为奇人,连本官,也喟叹不如。” 他心气高傲,可对比老高兄,似乎只有学问在他之上。 其余,皆不敢与老高兄比肩。 达延汗又道:“我已兵败,你可否放我的儿子离去?” 黄金家族只剩两人,他不想从此在世上消失,只要能回到草原,就能卷土重来。 王守仁摇摇头。 朱厚照骑马凑过来,眉开眼笑:“呆子,西北还有瓦剌,你借本宫二十万兵马,本宫顺手将他们也打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