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仁义飞扬-《书剑仙》


    第(3/3)页

    随下是两行小字,一是“冲”,一是“马氏”,再下是之墓。

    这是夫妻合葬之墓,马氏应该是指郑夫人。

    下葬之后,亲朋好友便围在坟冢绕了几圈,便脱掉了白衣回去了。到了郑家,一阵吃喝,便轰然散去。

    正是尘归尘,土归土。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有良心的便还能缅怀故人,没良心的便早忘得干干净净了。

    所以说身边最珍惜的人应该是家人与知交,陈孤鸿,王松二人既不是亲戚,又不是发小,却留了下来。

    一是解不开郑冲的死因,二是委实放不下这孤儿寡母。

    这时陈孤鸿再看郑夫人,这妇人刚送走了丈夫眼眶通红,眼角有泪,神情凄凉却不似作假。反观那郑老夫人,却还是没有路面。

    王松看着也不像是这女人水性杨花,勾搭了野男人,气死了郑冲的模样。便拉着陈孤鸿一起商量。

    “这孤儿寡母委实可怜,我们读的是圣贤书,抚恤衰宗,重振郑门是责任。我们找她们商量一下,若是愿意,便让她们举家搬去城阳住,我们一起为起田宅,抚养郑元娶妻,郑玉嫁人。若是不愿意,我们为她们重新造了房子,留下资粮可否?”

    王松的话一点也不过分。

    有仁义的读书人,便是真男儿。

    书上有一则故事,古代有王纯,李顺二人都是读书人。二人是同郡人,少小相闻却没见过面,后来天下大乱,二人同逃入他乡。

    结果李顺病困将死,便送了书信给王纯,托付以家小。

    王纯便马不停蹄的赶往,结果李顺已死,王纯便为李顺起了坟墓,写下祭文,终养其妻终老,为其子娶妇,嫁其女。

    仁至义尽焉。

    陈孤鸿二人读书人,便有几分习气在。

    陈孤鸿沉吟片刻,作答道:“人刚下葬,怕是郑夫人还伤心,不妨过几天再提不迟。”

    “好的。”王松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