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四爷低头扫了眼陈彪,似乎想起了别的事情,“对了,多派些人手去宁古塔,将十三与他福晋接回京城,要快!” “嗻。” 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十四爷终是没有辜负四爷对他的兄弟情分,只带了十名侍卫回到了京城。 虽说他若是带着数十万士兵回京,四爷的皇位也未必能坐稳。 但他还是没有这样做。 一方面,他考虑到四爷并没有对他赶尽杀绝。 他便多多少少也顾念着兄弟之间的情分。 毕竟,到底是亲兄弟来的。 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那么做。 十四爷性子是鲁莽,但他文武双全,带兵打仗有自己的一套法子。 对于政治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 首先,他知道自个带着数十万士兵,一切粮草军饷都需要京城和当地来支撑。 可粮草和军饷掌握在年羹尧和李卫手中。 一旦断了军需粮草,数十万士兵们犹如砧板上的鱼。 况且,四爷继承皇位,那是有遗诏的,属于名正言顺。 倘若他带着士兵回京,属于zàofǎn作乱,名不正言不顺的。 一没民心。 二容易失去人心。 况且,胜算太低。 加之京城早就在四爷的掌控之中,他若是贸然行事,反而招致祸乱。 而且,自康熙在位后期,大清已是康熙太平盛世。 不论是兵士还是百姓,都渴望和平。 贸然在内地发动政变,发动战争,没有百姓支持,就是一支孤军。 更何况年羹尧还是川峡总督。 在没有军粮的情况下,突破年羹尧这个关卡,都是个大问题。 更别提京城的防务势力,有费扬古担任着九门提督的要职。 届时即便数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但是想要攻破京城,困难还是太大。 这样一来,从边关回京,本就路途遥远。 一没粮草,二还要一路闯关,无异于一支疲兵。 不仅如此,还有位和他带兵不相上下的十三爷。 那十三爷素来与四爷交好,为人又豪爽,侠义见称,素有“侠王”之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