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是说还要几日才到预产的日子吗?”若音问。 “确实是还要几日,不过也就这几日的事情,早几日晚几日,都在正常时间内。”苏培盛回,他看向四爷,问道:“主子爷,现如今您看......” 这大年初一的生孩子就算了。 偏偏还是在马车上。 接生的产婆都没有,又天寒地冻的,可如何是好啊。 四爷先是掀开帘子扫了眼外头的鹅毛大雪,随即沉声下令,“叫车夫慢些开,另外,你速速去请产婆。” “嗻。”苏培盛应了后,就赶紧去安排了。 然后,原本停下的马车,又继续往圆明园行驶。 只不过,开得比之前还要慢了些。 若音瞧着四爷一脸阴沉,便安慰道:“四爷,年氏头一胎也算是足月,定能平安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加之我生养过,知道发动后,还要好一阵子才会生产,所以,等回到园子上,还是赶得及,不打紧的。” 古代生产的日子,并不是很准。 早半月晚半月,都在正常时间内。 年氏本来就是这几天的事情,只是时间太凑巧而已。 男人神色凝重,只淡淡“嗯”了一声,就没说话了。 若音往车垫上轻轻一靠,身后隐隐传出年氏叫痛的声音。 其实年氏的叫声不大,因为到底是在外头,应该是压抑着的。 只不过若音生过孩子,知道阵痛有多痛。 若不是实在是痛得不行,像年氏这样注重规矩的,定是不愿意叫出来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在圆明园前门停下。 四爷先下的马车。 若音紧随其后,走到年氏马车前。 好在年氏还没生,苏培盛命人备了一顶软轿,将其送到烟雨楼。 片刻后,年氏被抬到烟雨楼。 若音和四爷,也乘着轿子到了烟雨楼。 年氏知道正月里会生孩子,院子里早就安排了几个产婆。 如今往床上一躺,冯太医给开了生产的药,产婆便开始接生了。 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后院几个,不知是出于关心,还是出于八卦,一个接一个地赶来。 此时,若音和四爷坐在堂间的上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