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瞧着她没力气的样子,四爷倒也没说了。 拍了拍她的肩膀,便沉沉睡去。 三日后,便是四爷要去皇家农场教学的日子。 为了表现出亲民,不光是四爷要去,若音也要跟着去。 而且,除去还在禁足的李氏。 钮钴禄氏和年氏身为侧福晋,也得一同前往。 因为必要的时候,不只是四爷要下地。 若音几个,也得跟着下地。 毕竟,光是四爷一个人在那指点,显得没有信服力。 况且爷们都在忙活,女人还在岸上娇滴-滴的,在这男尊女卑的朝代会有人说闲话的。 这一日,若音化了个淡妆,打扮得体后,就和四爷乘坐一辆马车,前往皇家农场。 年氏和钮钴禄氏的马车,在她们后头。 到了那儿,奴才把她们带到了先农坛。 先农坛上挂着五色彩旗,底下坐着的,全是各地而来的知州,大概有数百人。 众人见了四爷,便纷纷行礼:“尔等叩见雍亲王。” 四爷往先农坛上一站,沉声道:“免礼。” 然后,他朝身边的奴才做了个手势,周围便响起了乐曲。 乐师们还不少,司锣、司鼓、司版、司笛、司笙、司箫每样六个,在农坛周围排排坐,吹的是《三十六禾词》。 这里的人十分信奉神,也很讲究规矩。 不光是耕种、教学那么简单。 于大家而言,还有一些必要的仪式。 声乐一响起,四爷便烧香祭祀。 若音和钮钴禄氏、年氏,紧跟其后烧香,叩拜。 农业一直是国家的命脉,从战国时期奖耕战、抑商贾的政策开始形成。 再到秦汉时期重农抑商逐渐成为国策,农本商末的观念在之后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着国家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调。 所以,为了体现对农业的重视,基本每一届皇帝都会御驾亲耕。 尤其是大清入关以来,满族原来一直是北边的游牧民族。 汉人便说满人靠打猎吃兽,是不开化之夷狄。 顺治帝为了打破这个说法,让人在京城的东北郊,划出一块地,刚好一亩三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