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来他不必要把差事办的太完美,横竖都会被挑刺。 但也不能把差事搞砸,留一点小毛病就行。 只见康熙瞥了太子一眼后,就看册子了。 一时间,殿里的气氛便格外安静。 太子那是吓得额角直冒汗。 之前他办的很好,都被教训了。 这一次听了老四的话,出了几个小的差错,就更加紧张了,算是剑走偏锋啊。 要是真如老四所说,他往后得好好待这个兄弟。 如果相反,那这个老四,也和其他兄弟一样,嫉妒他储君的位置,不是个好的。 那么,他以后也不会对老四客气了! 良久后,康熙合上册子,恨铁不成钢地说:“胤礽,朕不在京时,你将事情打理得不错,你看重户部是好事,但其余各部,也不能松散,尤其是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你怎能因朕不在宫中,就放任不管。这期间,虽说没有外宾觐见,但要是有个万一,你岂不是手忙脚乱,丢大清的脸?” “是儿臣考虑不周,往后一定记住了。”太子道。 “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次就算了,下回记住。”康熙淡淡嘱咐。 太子应了后,总算是松了口气。 接下来,康熙也没对他破口大骂,更没责罚他。 看来老四的法子,还是有用的。 紧接着,康熙朝梁九功示意一眼。 梁九功会意,摊开一道明huángsè的圣旨,道:“此次征战噶尔丹,皇三子允祉,奉命掌管镶红旗大营,才气超然,不仅作诗歌颂将士们,还记了册子,赞扬朕用兵的功业。颇得朕心,故封其为诚郡王。” 此话一出,官员们纷纷给三爷祝贺。 可三爷自个儿,是有些懵的。 本来一开始,他是去不了的。 后来康熙说他太文弱,要他去军队里锻炼一下。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太娘+炮了,要军事化训练一下。 尽管这一次,康熙给了他活干。 但他还是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好。 要说作诗和作词,其实老四比他要用心。 当时他美人在怀,还是松散了些。 可老四不同啊,一直在军队勤勤恳恳,以身作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