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亲爱的人造黄油-《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莫洛托夫知道。远东地区的情报就是这么说的。有一个差别是军队人数。远东军区的情报说是三十万,不是五十万。还有一个差别是,东北抗日联军怎么占领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延安的解释是,最近扩军十几万人,总军力达到了五十万。占领的土地都是山区和农村。日军目前占领着铁路,城市,矿山,还有沿海。
莫洛托夫道:“我们的意思,是和中国同志一起抗击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法西斯。请满洲的部队袭击日军的身后。日军停止西进,我们就可以全力对付德军了。”
毛公道:“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不过,我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你们来延安的消息传开了,重庆就发表了文章,要求废除沙皇和我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我们也不好办。如果人民不支持我们,那我们就会失败。”
毛公的思维天马行空,莫洛托夫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莫洛托夫根本没想到,对方竟然提到沙俄时代的条约的条件。如果废除这些条约,那还有什么意义?日本现在进攻的地区,就是那几个条约规定的地区。
次日,宋子文和周公前来延安。现在外交部长由蒋委员长亲自兼任,宋子文代表他来谈判。延安高层再次去机场欢迎。
莫洛托夫在延安谈了两天。
宋子文虽然代表政府,而且要求谈判去重庆继续。莫洛托夫则坚持在延安,他想得清楚,要用的是延安的军队。
因此,宋子文在刚刚加入谈判的时候,还想给莫洛托夫一个下马威,不想人家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很快他就不再想主导谈判。不过,他还是不断地向老蒋传递情况。
老蒋想让苏联恢复援助,被果断拒绝了。
宋子文中间和延安商议,要派官员派军队去外蒙。这是中国内部的事情,莫洛托夫不发表意见,延安知道他们只是提议而已,很难派出部队和官员,因此不拒绝。
|
这两天里,莫斯科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莫斯科一带开始下雨下雪。雨雪交加,使得向莫斯科前进的苏军队伍遭遇了巨大的困难。
困难同样也落到了德军的头上,除了用火车运输还算顺利,汽车运输很困难。好在德军提前攻占了莫斯科西部,比起历史上德军在泥沼里行进,这一次,德军的日子好过很多。
历史上,德军在这一段时间里还在向莫斯科运动的路上。因为路上都是稀泥,在过了几辆车以后,路面就变成了大酱缸,没过大半个车轮,坦克还可以走,汽车基本上不行。
德军把进攻苏联失利归结为气候原因,其一是寒冷的天气,其二就是初冬的泥泞道路。这当然是片面的,因为苏联人的抵抗意志是很高的,被德国人低估了。
第二个变化是气温。随着气温下降,德军开始感觉到了莫斯科的气候的威力。不过,德军找到了大量的苏军的棉大衣,棉帽子和棉靴,有八十几万德军在整齐的德军制服外面套上了臃肿的苏军棉衣。
还有一些部队没有棉衣,德军指挥官允许他们在百姓家找来棉衣,套在身上。
这样,不到一百万的德军战力基本上没有受到寒冷的影响。现在,气温还不那么低,不会影响车辆枪支的性能。
第三个变化是,苏联军队又有十几万人开进了莫斯科。这几天,德军占据了莫斯科河东岸的一些街区,而且有乘胜追击的趋势。因为苏军增援部队的到来,德军的攻势受到了影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