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海参崴上空的乌云-《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在清朝式微后,日本在中国几次得手,对于中国的土地自然是要占有的。日俄战争的实质就是日军和俄军抢占中国的土地。

    1904年道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日军开始的时候要攻击海参崴,但是因为俄军海军强大,把进攻的重点转移到了旅大地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由,苏联国内战争的混乱情况,反对共势力向俄国远东地区渗入。外来势力英国、美国,日本对这些势力给予支持。日本在1918年4月借口当地有日资设施被袭,进驻金角湾和海参崴城,在1920年建立“远东共和国”。

    到1922年,远东由苏联收复,远东共和国灭亡。

    经过多年的经营,几辈子俄罗斯军事工程师用的努力,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堡垒。要塞里储存这大量的军火和粮食,据说够守卫要塞部队吃几年的。

    最让人吃惊的是要塞的巨炮。大炮每个炮筒的重量51吨,口径350毫米,长约16米。旋转炮塔,有三门大炮,射角从-5到+25度,最大射程35公里。

    这样的大炮,几乎是无敌的。

    不过,这样的要塞炮指向大海,防御的是海上的敌人,海上的军舰。其他方向也有大炮,不如巨炮的威力大。

    |

    这一次,由于南进策略的准备,日军没有出动海军,所有进攻全部有关东军完成。

    港湾里停泊这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军舰上的舰炮被用来支援陆地上的防御战。

    王丽的驻远东办事处并没有提前撤离。

    在日军进攻苏联远东之前,远东已经得到了消息。而且,他们也得到了苏联不准备把军队拍回来的消息。战争打响,苏联人想逃离,却听说布拉戈维申斯克也发生了战争,满洲里也有战争,大多数人放弃了向西逃跑。

    伊春和远东的来往如此密切,在海参崴有不少人,有的是养伤的,有的是修养的。这些人在从莫斯科撤退人员的时候就已经同步撤离了,目前留在这里的只有办事处的二十几个人,还有一艘船,就是那艘运兵船。

    运兵船是伊春的训练舰,已经训练了多少批水手和水兵了。

    按照伊春的指示,船长早就把补给准备齐全,时刻戒备,随时准备撤退。

    王丽的办事处赢得了苏军的好感。最近,他们提供的大量的及时而准确的情报,使得苏联组织了成功的撤退,避免了平民的损伤。另外,他们还在苏军被打垮的同时,提供了沿线日军的动态,这给海参崴的部队调动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这些天,海参崴的北侧被被围,日军距离城市只有十几公里了,前线的苏军和日军正在激战。十天里,双方在苏军的防线上反复争夺,阵地几次易主。

    因为海上的舰队上的巨炮支援,日军被困在路上,很难前进。

    海参崴市区倒不混乱,关键地方有士兵站岗,市民和妇女在郊区修工事,还有一些人在搭建街垒。

    王丽拿着一份电报,驱车来到远东方面军司令部,直接到了苏联远东军司令部,道:“不好了,哈巴罗夫斯克被包围了。日军从乌苏里江渡江,沿着铁路向北,如今,先头部队距离哈巴罗夫斯克已经只有五公里了。根据我们的情报,南来的日军大约有三万人。”

    情报部立刻和哈巴罗夫斯克联系,对方回答:没有发现日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