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价值百亿美金的情报-《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1/3)页

    1941年5月11日,伊春。

    小路的第四个任务就是研究欧洲的局势。

    延安传给小路一份电报,说重庆已经拿到了一个情报,说德国要准备打苏联了,时间大约是五月下旬,请小路注意。

    小路为了配合,特地组织了几个气象节目,用日语,汉语播出,介绍各大城市的气候特点。

    这套节目的亮点,是介绍现阶段的天气预报。对短期天气预报给予肯定,对于长期天气预报则给予强烈的否定,说现代的科技,想知道几个月以后的天气,简直是算命。

    比如说,想预测莫斯科的今天冬天是否是个暖冬,想预报1942年中原是否发生大旱灾,都是猜测。

    结论是,不要相信任何长期预报结果。

    节目结束的时候,还介绍了几个笑话。一个笑话是:一个专家号称能预报长期天气的趋势,他说,经过他们长期观测,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预报冬天比夏天冷。

    另外一个笑话,一个专家预报天气,他说:明天可能下雨;如果明天不下雨,那么后天可能下雨;如果后天不下雨,那么大后天可能下雨;如果大后天不下雨,那么今后三天肯定不下雨。

    小路要求节目一共播送五天。

    这样做是有理由的。

    在指定进攻俄罗斯的战斗计划的时候,希特勒听了一个气象专家的预报,说1941年冬天可能是个暖冬,在冬天进攻莫斯科问题不大,不会象当初拿破仑那样败于严寒。

    历史上实际情况是,1941年末到1942年年初的冬天严寒无比,德国人吃了严寒的大亏。

    要削弱苏联和德国,就要让德国避免犯错误。德国如果早一些进攻,那么就可以在严寒到来之前进攻莫斯科,双方就会有更大的战争消耗。

    苏联国力消耗过大,那就会有无穷的可能性出现,会影响到亚洲,影响到远东,影响到东北。

    为此,小路组织了这个节目。小路希望德国早一些进攻苏联,这样就可以假借德国的手把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削弱。当然,他还有假借德国日本的手削弱美国的想法,只不过那不是现在的任务。

    另外,小路还把这些节目组织成不同文字,早早地邮寄到各国的大报纸和杂志,虽然只有美国一家报纸在4月发表了,小路并不担心,他知道,各方的情报搜集人员会搜集到自己制造的情报的。当然,他们重视这个情报的可能性未必很大。

    除了日本人,另外他还有一个渠道,一定能影响到德国人。

    那就是重庆。

    |

    1941年5月11日,重庆。

    阎宝航为了刺探德国的情报,和德国驻中国大使馆来往很密切。德国大使馆的一秘和阎宝航成了朋友。

    小路3至4月份连续发密电给李伟何文元,请他们拜托阎宝航在和德国大使馆的人交流的过程里,纵论天下,顺便让德国人知道,第一,莫斯科的天气是不可预料的。第二,莫斯科的讨厌天气,除了冬季的严寒,还有秋季的连绵阴雨。第三,苏联有广大的战略纵深,大量的军工产业和制造业可以撤退到乌拉尔山一带,那是德国力所不及的。第四,他有莫斯科的情报渠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