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周公来东北了-《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2/3)页

    野坂参三,又名冈野进,化名林哲,这次的身份是参谋。1931年1月当选为日共中央委员,同年2月至1940年在莫斯科任共产国际日本代表。1940年4月到延安,同年5月创立由日本士兵反战同盟。反战同盟主要由日军俘虏组成。

    10月,野坂参三创办日本工农学校,1942年6月创立在华日本**者同盟。1944年2月成立日本人民解放联盟。1945年4月出席中国共党第七大。1946年1月12日回到日本,同年4月当选为众议员。1955年当选为日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6年7月当选为参议员,此后连续4次当选。

    小路看着这个大名人,心里感觉此人虽然有名,但才干不足,总需要找个厉害一些的人帮助他才是。

    印尼的阿里阿罕,这次化名王大才,伪装的身份是卫士。

    阿里阿罕约1890年生,爪哇人。又名阿里亚罕,原名马斯?普拉沃依洛戴鲁乔?阿明,化名王大才、张然和等。曾在印度尼西亚任教,后任印度尼西亚共党领导人之一。

    在延安期间曾任英语教员。1941年3月任陕甘宁边区文委国际宣传委员会创办的国际报道社成员,为延安的刊物《中国通讯》撰稿。1941年11月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12月起担任**中央海外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月在延安成立的东方民族反法西斯大同盟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同盟常委。1945年4月旁听**七大。1946年初到重庆。后经泰国、新加坡回印度尼西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病逝世。

    小路看着这个人,有些出神。印尼有很多事情,倘若他有些才干,或者换一条路子,说不定好些。不过着怨不得他,那是冷战的一个战场。

    下一个和小路握手寒暄的是师哲。1926年10月,师哲在前苏联基辅加入中国共党。1927年10月,转到莫斯科军事工程学校学习。1928年毕业后留校担任中国排排长,兼任翻译及文化教员。1929年10月至1938年3月,师哲被派到西伯利亚国家安全部‘门’工作,亲历肃反运动。1938年9月,师哲到莫斯科寻找中国代表团。1939年专职担任**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

    陈郁是小路惦记的人才。陈郁实老前辈了,1901出生。1927年12月11日,和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领导广州起义,1931年1月,陈郁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驻共产国际代表。同年6月,陈郁被送往苏联列宁学院学习。1934年王明康*生把他打成右派,任弼时发现了他的上诉信,周公解救之。后来,在东北工作。历史上,陈郁和夫人袁溥之,也曾经在东北工作。

    一行人又上了那几辆白车。小路亲自开车,和周公任公二人在第二辆车上。

    小路道:“多亏了您在苏联的努力,我们在苏联运输战利品很顺利。要不然,很难想象,要‘花’多少人力物力。”

    周公道:“在苏联这一阶段,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结果还好,我们只付出不大的代价,就把这么多物资运来了。现在东北形势如何?”

    小路道:“目前,日本和苏联在中‘蒙’边境的诺‘门’坎打了一个夏天秋天后,日军死了五万多人,目前,日本人还有不到四万人在海拉尔被我们困住了,现在估计已经死了上万人了。我们趁机扩军,目前已经扩了大约三万人,还在进行,我们手里还有武器。日军在其他地区人少了很多,我们趁机活动,把大量的农村政权建立了起来。现在,日本人占领的地盘是铁路,矿山,大城市,港口,要塞这些地方。我们在农村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今年夏天主要目的就是这些地区。”

    任公道:“听说你对大局有一些见解?”

    小路道:“我刚刚写了一份报告,刚刚在小范围讨论了一下,正好呈上来给中央。”

    周公道:“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小路道:“第一,继续建立农村政权,发展经济,建设军队。第二,要打通去热河,绥远,山西,乃至陕北的路,在这个方向上向开辟几个根据地,和华北抗日相互联络,相互支援。第三,要在朝鲜和日本发展地下力量。第四,要利用日本和其他国家战争的机会,光复东北。”

    周公道:“看得很远。我们以后商量一下细节。”

    小路道:“我们已经向日本派了两批地下党,向朝鲜派了两批。如今是个好机会,朝鲜的二十师团被我们困在海拉尔了。我们向多派人去朝鲜。关于朝鲜和日本,还有个请求。”

    周公道:“你说吧。”

    小路道:“朝鲜和日本的组织要由延安,而不是莫斯科来领导。接受莫斯科领导的,建议不要派去。至少暂时不派。”

    任公道:“你的这个态度我听说了一些。昨天副主席还跟我说这件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了,不要说出来。”

    小路道:“是。任公,我搜集墨宝,手里没有你的作品,这两天有时间得给我写几幅。副主席也得写两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