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奥莱斯基请示后,和周公签署了协议。苏联其实没有多‘花’多少钱,还是最早承诺的那一个师的装备,不过把援助中国的物资一部分转移了一部分给陕北,十几个工厂设备转让给伊‘春’,加上给陕北以道义上的支持。 给重庆的援助数量减少,用到了延安。唯一有战略价值的,就是一个即将淘汰的飞机制造厂设备,一个坦克制造厂的设备。 因为苏联对华援助数量巨大,他把一部分物资给陕北还是做得到的。另外,约束重庆政fu不要限制陕北,虽然不能起很大的作用,总是有作用的。 苏联援助中国有一段时间了。为了中国有能力拖住日本的大部队,援助一些物资。武汉会战中,苏联出动了大量的飞机和日军作战。现在看来,东北的力量逐渐强大,把援助想东北和陕北倾斜一些,对于拖住更多日军部队是有益的。 说起苏联队中国抗战德援助,不但数量大,时间夜早很多。这是符合苏联利益的。在1938年2月,老蒋派孙科为特使赴苏,请求苏联援华。斯大林明确表态:“苏联愿始终相助”。2月7日,中苏签订了《军事航空协定》。 到了1938年3月,苏联向中国政fu提供了第一笔长期贷款,用于购买苏联的武器设备。7月,苏联又第二次提供信用贷款。以上两笔贷款各5000万美元。1939年6月13日,苏联人民对外贸易部长米高扬与孙科再次达成协议,签订了1.5亿贷款条约。到1940年,苏联另外提供5000万美元。 为了援助中国,苏联在哈密迪化兰州建立基地,援华物资由此运到陕西、四川,并由此运往抗日前线。 到了1939年6月16日,中苏又签订了通商条约,规定在互惠原则下,发展两国的商务关系。这就沉重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截止1941年,苏联援华军火与贷款数,是英美两国之和的4.5倍。连一贯亲美的宋美龄也公开承认:“中国抗战三年来得自苏联之物资援助,实较自英美方面获得之总和多至数倍之多。” 除了贷款让中国买苏联武器,苏联海派遣了军事顾问和志愿人员直接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1937年底到1939年夏,苏联派遣来华工作的军事顾问和专家达三千三百六十五人,苏联志愿来华空军飞行员达五个大队,两千和一千多架飞机。 这些志愿飞行员曾经远征台北、日本,参加过保卫武汉、重庆、成都、兰州的空战,其中有二百多位飞行员牺牲在中国的抗日战场,其中包括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等军官。 和美国援助基本模式相同,不同的是,苏联的贷款直接变成武器飞机到了中国,没有变成‘私’人财产。 这些援助,因为重庆政fu后来靠向美英,自然不予宣传,后来苏联让外‘蒙’独立,又得罪了重庆政fu,让重庆恨得牙痒痒的,怎么会宣传苏联的好处?由此,苏联的援助,很少有人提及。 谈判结束后,苏联大使立刻飞往重庆,告知重庆政fu,苏联援助准备改变重点,转向其他几个战场。 重庆有些不理解,在知道了原委后,十分愤怒,反复‘交’涉。苏联大使拒不退步。 宋子文在后来被派往莫斯科,不知道效果如何。 谈判结束,周公带着几个人前往莫斯科,和苏联方面商议援助具体落实的细节问题。延安方面还要和他们商议长期紧密合作的问题。 在重庆和苏联大使‘交’涉的同时,参加战役的苏联空军开始转场去延安伊‘春’海参崴。剩余贷款一部分继续变成飞机,一部分则变成了陆军装备,计划从兰州运往延安。 周公代表团去苏联的出发时间初步定在八月末。 | 通过这件事,苏联进一步改变了对陕北认识。他们甚至认为,陕北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对于陕北来讲,一个技术卖出如此价格,他们也很满意。小路本人的想法,本来是不想卖,但是赢得一个重要的盟友,这是值得的。 另外,小路还很欣慰地知道,周公并没有因为惊马而骨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