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个战士道:“到了四十多个人,哈尔滨和第三军的,吉林的也到了两个。到了,就是这里。” 这是一个大院子,有一排正房,一排西厢房,大约十间房子,小路道:“不错,勉强可以住下。” 朱雨亭在北安读过高中,有文化,身上老是带着一只钢笔,可惜不太敢用,怕冻坏了。 住下了不到十天,一百二十人陆续到了。这些人各显神通,通过不同的方法把武器带了过来。甚至有的人把滑雪板也带过来了。 齐齐哈尔营救出来的人由韩登瀛带领,小路这次跟他认识了。看得出来,韩登瀛是打过仗的人。 先遣队为了这一百二十人花了不少心思,给他们装备了羊皮大衣和各种不同的御寒设备。他们的服装特地做得和当地百姓的一样,免得被人看出来是军队。 等待的这几天里,小路组织人在本地找到了会做滑雪板的木匠,花高价做了几十副滑雪板。另外,北安镇的日本人的分布也搞清楚了。 在龙镇县,日本的力量有四股。 第一是南大营。南大营在北安镇南,1932年6月修建,独立守备队驻南大营。一个大队,1100人。 第二是东大营。东大营在北安镇东,也是1932年6月修建,当年12月,日本关东军的一百三十五混成旅团司令部及第九联队本部驻东大营。有一个中队做警卫,180人。 第三是飞机场守备部队。飞机场在北安铁道西侧,是军用机场,承担哈尔滨道黑河航线的中转站的任务。一个中队,180人。 第四就是北安站和各地的警察部队护路队治安队,数量多少不等,大多是二十到四十人,其中大多数为伪军。 整个龙镇县地区大约两千不到的兵力。但是,这里的鬼子指挥的却是一个混成旅,5000人左右,加上一个联队,3800人。加上警察和伪军,可以达到上万人。 如果在两天内不能消灭敌人,那就会有其他地区的鬼子乘坐火车汽车赶来增援。 另外还有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北安这里地广人稀,很难找到老百姓,更不要说群众基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