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我们入股是秘密的-《百人会之关东局》


    第(1/3)页

    小路道:“咱们先说你的生意经。我知道,你的日子过得兴旺起来,肯定要干别的生意。”

    刘新亭道:“对。我开粉坊。我的粉条,土豆洗得干净,用料实在,绝对不牙碜,粉条耐煮,名声好。”

    小路道:“我明白,你收购小土豆便宜,但是小土豆做粉条划算,出粉多。”

    刘新亭道:“你家也开粉坊?不是。真不愧是念大书的,什么都懂。”

    小路道:“除了粉条,听说你也做别的生意。”

    刘新亭道:“四平街三六九大集,公主岭一四七大集。三六九就是初三,十三,二十三,初六,十六,二十六,初九,十九,二十九有集市。我们家卖炕席,卖土篮子,卖绳子,卖麻,卖鸡蛋卖咸鸭蛋。过年还卖猪肉。要不然,我们上哪里过日子去。家里孩子还要念书,出去念洋学堂,都得钱哪。”

    |

    赶集,是东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集市通常在农村,因为城市天天都做买卖。集市所在的农村,必须是农业发达,人烟辏集,但是城镇不很发达的地区。在晚清到民国,东北这样的地区很多,因此,赶集,就成了东北农村的一个重要现象。

    集市所在地,通常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或者比较小的镇子。集市可以沿街分布,也可以在一大片空场进行。

    集市的时间,在农忙的时候可能停止,在年节的时候可能增加,但通常有一定的规矩,比方说没个几天来一次。很繁华的集市隔天一次。如果天天交易,那就是城镇了。

    赶集的人,都是附近的农民。他们很多是把自己家的货物拿出来卖掉,再买回自己需要的东西。

    对于青年人和孩子来说,盼着去赶集,就如盼过节一样,特别是过年之前赶集,几乎是早年所有东北农村人的共同经历。因为年节期间的集市,不但有年货可以买,还有秧歌,还有二人转,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虽然只提到两次赶集这个词,但是她描写的街市,其实就是东北集市。

    |

    小路道:“货源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