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银行招工是不是跟选兵一样需要政审。 反正三水市的银行招工蛮严格的。 李俊不熟悉陶敏,但是相信张芳芬,承诺有张芳芬担保,收下陶敏不成问题。 张芳芬反问道:“陶敏和你一样,都是我眼看着长大的,用得着特意担保吗?” 李俊连忙道:“有您这句话就足够了,其实用不着特意写什么材料,让她马上就来上班吧!” “行!一刻钟后,我让她过去。孩子只有半年工作经验,老实巴交的,以后还请你多带着点,别让人家欺负到她。” “放心吧!您交代的人我肯定用心培养。我们这儿绝大多数是刚刚出校门不久的,还没学会欺负人呢!” “这我就放心了,跟你爸爸说一声,哪一天来家里喝一杯。” “好的!” 关系户的子女当然不止陶敏、黄鸿运这两个,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等等银行干部、职工的子弟也收了不少。 这不奇怪,国家的退休顶替制度才取消了两年,子女接班父母的班已经深入人心。 爸爸妈妈在银行上班,子女被银行招工根本没人质疑。 因此“三水城市银行”还没正式营业,已经有二十几个财会班毕业生被内定了。 李俊把年轻人和借用的老会计进行了搭配,设立十二个柜台准备收股金发股票。 谁知一个上午,认购股票的群众寥寥无几。 前来监管省人民银行领导们大摇其头,两千九百万的股份全部由干部、群众认购,这任务太重了。 这个三水市有点好大喜功,明明是有五十万本金就可以报批“城市信用社”,为什么吹出个本金六千万的大牛逼办城市银行哗众取宠。 现在呢,麻烦大了,本金募不齐怎么收场呢? 全部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出资,这就跟三水市上报的股权组成不符,况且三水市的企事业单位拿得出这么多本金吗? 这得好好查一查,别都是用银行贷款入股。 “三水城市银行”确实是开了先河,上面很重视,省人民银行派来了三个老成持重的干部。 他们见募股现场内见不着几个人,门外却是人山人海,还以为是群众特意来看笑话。 三人商议过后,决定下午打电话给省里,如实汇报今天的真实情况。 在接近十一点钟的时候,李俊接到了实验中学郭校长的电话,这时两个副行长,三个监管领导,包括宋解放都在。 “郭校长,您好,您好,没想到您能给我打电话。”李俊也是实验中学毕业,当然熟悉郭校长,用上了敬语。 “小李,当上副行长了,不错不错,可喜可贺啊!” “谢谢!我们银行刚刚组建千头万绪,等忙过这一阵子,我请您喝酒。” “不客气,我今天打电话找你就是为了你们银行募股的事儿。” “您的意思是?” “我们市自己的银行,我肯定要支持,我个人准备认购五百股,我们学校的老师也愿意参股,有的准备认购二百股,有的准备认购三百,人数不少呢!” 郭校长的声音很大,屋子里的人都听见了。 李俊道:“还是您觉悟高,我其他话不能说也不好说,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向您保证,我会认真干好工作,保证用好、管好每一分钱。” 省人民银行的监管领导们听得不住点头,因为李俊这样表态没毛病。 “哈哈……,有你这句话足够了。”电话那头的郭校长哈哈大笑。 然后他言归正传,道:“对了,我打电话给你是让你安排人中午加个班,我和老师们利用午休时间去认购股票。” “没问题!我们换班吃饭,中午不休息!” “我听说还有不少高三同学准备利用中午时间去你那儿认购股票,他们的时间更加紧,你优先给他们办!” “高三的同学?” “对!都是黄瀚团队的同学,有不低于一百号人!他们认购的数额不比老师们少。” “怪不得,怪不得,我明白了!” “不仅仅是我们实验中学,实验小学高彩萍老师刚刚走,她早就和很多实验小学的老师说好了,她们也准备中午去认购股票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