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树正气立新风-《一九八一年》


    第(2/3)页

    八十年代初期,高中录取比例很低,职业中学才刚刚起步,根本不能满足诸多初中毕业生就读。

    十五六岁正是绝大多数少年初中毕业的年纪,哪能不容许他们找工作?

    专卖店的组长、副店长负责教这些临时工,能够适应工作的留下,三个月后签合同。

    组长、副店长教得很用心,因为留下的姑娘们将要成为她们的手下,她们的销售提成直接影响组长、副店长的收入。

    做服装零售生意最忙的时间段就是腊月,这时每家专卖店增加五六个甚至于更多临时工,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较好的锻炼,也能够减轻正式工的工作量。

    总而言之,怎么卖东西容很易学会,这些临时工都经过秀儿、玉儿等等面试过,不可能有傻子。

    她们上班至多一个星期就能够独立做生意,适应一个腊月基本上能够摸清了门道。

    黄瀚其实无所谓专卖店能够盈利多少,主要目的是投资店面房,在苏南省地级市繁华地段有不低于两百平方米营业面积的门面房属于自己,以后这房子就是淌金流银的聚宝盆啊!

    这不是虚言,黄瀚曾经算过账,自己这辈子已经赚到手的钱,还不如买下的那点房子涨价来得多。

    这也太不合理了?然你认为不合理有个鸟用,事实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不房价又涨了,你有本事把房价咬下来吗?

    这不公平,是啊!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公平,不是因为制度不公平,而是因为自己那时没有买房屯着,觉得不公平。

    如果他手上有几套房,他就觉得这种滋味蛮好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算什么?谁赚到谁是对的!谁就有资格嘚瑟!

    前车之鉴,重来一回的黄瀚绝不租房子做生意,他知道以后的专卖店竞争激烈,所有的专卖店平均算账,赚到的利润达不到付出房租的三分之一。

    辛辛苦苦做商业,却是让旱涝保收的门面房拥有者赚了大头,绝对是为人做嫁衣。

    晓得历史走向的黄瀚当然要坐拥各城市繁华地段的门面房,这就是聚宝盆,以后仅仅凭房租收入都能打败竞争者。

    眼看着要过年了,张芳芬开始给职工们发各种福利,青鱼、五花肉、皮蛋、香肠、以及“事竟成饭店”的“扬州狮子头”、“扬州老鹅”等等。

    反正一个三口之家只要买些蔬菜,豆腐、卜页,过年的菜肴也不会差了。

    福利发放标准掌握一个职工六十块钱,由于是张芳芬和宋春华、陆惠负责洽谈集中采购,她们不可能吃回扣,进货价肯定低于或者等于批发价,以零售价算价值肯定超过七十块。

    黄道舟太忙了,不但要管生产抓销售,每个星期还得抽空去县党校上几节课,还要出差走访大客户,还要写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