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书法三境-《若修儒道》
第(2/3)页
柳夫人温和地笑着,答道:“这个自然,你们快去吧,去好好歇歇。”
上了马车,杜若才对欧阳惠说道:“母亲,您看我脸上有疲惫之色吗?”
欧阳惠本来就是医药世家之女,又经营了数十年的医馆,望闻问切是欧阳惠的看家本事。欧阳惠盯着杜若看了一会儿,就说道:“我看子如不但没有疲惫之色,脸上还泛着粉红,应该是相当健康呢。”
杜若笑道:“母亲,您不觉得我在西岭县城受的伤似乎一下子都好了?”
欧阳惠拉起杜若的手,为她把了把脉,这才说道:“是啊,子如,你的脉相缓和有力,比前日我给你把脉的时候……”
欧阳惠惊喜地问道:“子如,难道你才通百汇了?”
杜若笑道:“母亲,我不仅才通百汇,还获得了才气浣体了呢。”
“真的?”欧阳惠激动地搂住了杜若的肩头,继续说道:“这么说来,我的子如已经是圣前童生了?”
“嗯。不仅如此,我应该还有成为案首的希望。”
欧阳惠的眼角眉梢都是喜悦的颜色,她说道:“那今天晚上我一定亲自下厨房,多给子如做几道你爱吃的好菜。”
……
又过了将近两刻钟,萧瑞才走出了考场,他跟萧珂和柳夫人一起坐上了马车,略带沮丧地对杜若说道:“杜若姐姐,我的诗差一点就能出县了,真是可惜!”
萧珂代替杜若答道:“你今年才十三岁,能做出差一点出县的诗词,已经很难得了,当年我参加县试的时候快十五岁了,也没能做出出县层次的诗呢。况且,在咱们圣启大陆,比起诗词,圣人们更重视经义和策论呢。”
杜若问道:“萧大哥,考秀才的时候要考经义,这经义是怎么个考法?”
萧珂答道:“经义就是以众圣经典之中的文句为题,应试者应作文阐明其义理,故称之为‘经义’。”
杜若仔细思考了一番,发现所谓“经义”,竟然跟古代中国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相似。
萧珂看着杜若深思的样子,突然想到:“莫非杜若姑娘已经有万全的把握一定能通过县试获得童生文位,她已经在准备参加府试,想要获得秀才文位了?”
想到这里,萧珂向杜若问道:“对了,杜姑娘,你参加县试考得怎么样,你觉得考题难吗?”
杜若愣了一下,回答道:“我也就是正常发挥,考题说不上太难,只不过有几道题目设有小陷阱。”
……
县试已经结束了,平山县文院之内,阅卷房里灯火通明,两千一百四十七份试卷铺满了阅卷房的条形长几,县令萧怀远、文院院君程昱和文院学政陆欣三人表情严肃地站在阅卷房里的孔子圣像前面,他们的身后,还站着十位县文院的讲师。
阅卷开始了。之所以这个时候才阅卷,是因为在县试结束之后,会有专人来把考生的名字用事先裁好的、固定大小的纸张,把考生的名字盖起来,以防止考官和考生勾结作弊。直到考官阅完全部的试卷,才会把盖着考生名字的纸片去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