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少年情劫-《维和行动战地揭秘》
第(1/3)页
夕阳下,人群中,站着一个穿着均码体恤衫、脑袋稍大、眉清目秀的少年,扛着新款的尼康f70胶片相机,一只眼睛专心关注镜头画面,露在外面的眼睛,迎着金色的黄昏看着,镜头角度转换,身体随之移动,那神态,那气质,绝对是一幅唯美的画面。
那年我才16岁,身体长成,才华初显,公共场合下已经小荷露出尖尖角。
经常参加各种文化沙龙的我,经常做出惊人之举。
三流子书法家弄出点狗屁大作,评委来之前还描了几下,我过去看看,当着众人面弯着腰,谦虚地说:“老师,你挂起来,欣赏下。”
大字怕挂,关键看骨架,我一语道破。
除了书法,摄影,音乐,舞蹈,计算机,我基本一点就通,才情自然早早地暴发出来。
就在我这次参加政法系统大型活动做兼职摄影师时,早在公安机关大学生实习的胡悦就慧眼识人,对我产生了好感——文韬绝非凡人,早晚能折腾着做出大事来。
一次作品研讨会上,说起某经典作品风格,包括胡悦在内的文科生七言八语,有的拿着几句哲理性的佳句,深情的朗诵起来;
有的对遣词造句,尤其文中几个生僻拗口的词汇,大谈不贴边的感受,看着他们夸夸其谈的样子,我低头不语地看着窗外的景色。
“文韬,你讲讲,看你沉思半天了,还有四五分钟散会,你就简单说说吧。”主持人明显这是看不起我呢。
“没听说过文韬专修过什么汉语言文学、古典文学啊,真想听听你都有哪些新鲜的观点。”说话的是胡悦,个头比我高,颧骨微高,显得很高清。
高傲、清洁。
“天才自有天才的宿命,嗯,我个人调研认为,每十万人的文学爱好者中,会涌现出一个真正的天才,可遇不可求。但是,只要天赋上等,灵性不错,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掌握操作的技巧,
很多人完全有机会进入二线三线作家阵营,当然,我指的绝对不是连送给老妈洗发水都买不起的,孤芳自赏的作家。
什么获奖的a大师出身是乡镇卫生院大夫,b大师是小学老师,c女士写过那么多名篇佳作充其量学习就是函授中专;那么为什么他们的作品受欢迎呢?
那么无非就是掌握了观点,懂得了操作,其实,掌握了操作,写中偏上的作品,就和修鞋捏脚剃头发,干建筑异曲同工。”
除了这些,我还分析了所谓先锋派和传统派的关系,提出了先锋派必定几年内回归传统的观点。
在主持人几声咳咳声和胡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暗示中,伴着稀拉拉的掌声,我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后来,主持人又谈了些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之类的总结话语,这个内容如果再交给我,我准保会展开“知行合一”这个心学宗派的核心观点,讲到半夜才会停下来。
我的作品,主要是新闻、报告文学之类的东西。
为了引起胡悦的注意,我开始出现在省内外的报刊上频繁发表作品,其中报告文学《警犬奇兵》、《永远的柞树林》、《丁香花开》获得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奖项。
《知行合一胜千言》这种清新风格的言论文章写出来后,在我供职政法系统办公室文秘科里是有很大争议的,几个戴着眼镜的老头说,我把严肃的话题写成了俗气无比、口头禅、街头俚语凑数的三流文章,
尤其是结尾处这么写着:“穿新鞋走新路,旧瓶子装新酒!”
这个三千字的小文,一下子火了。
读者眼睛亮着呢,你巴巴那玩意,人家听不懂。
大头文韬这个小临时工,文胆大,思路敏捷,是个捅破天的愤青加潜力男,这些话语在系统传开时,我依然静默地等待着,等待着,一个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当然,是来自胡悦的。
她高高的个头,齐耳短发,优质土壤生长的大米白面滋润的漂亮脸蛋,不施粉黛,远处看去,有种掐出水的感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