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贫家少年郎,豪侠郭雀儿-《唐末大军阀》
第(2/3)页
周围虽然杂声不断,可是高行周仍听得那少年郎豪言入耳,便转头望去。就见放话的那个少年就夹杂在围观的人群前列,生得浓眉大眼,将头发随意打了个髻。他衣衫虽然破旧,可半敞衣襟,昂首挺胸,也丝毫没有因为出身贫寒而局促露怯,还直视威武肃然军容,仍是神情自若,小小的年纪,便已是副豪放模样。
看上去那少年郎应该尚还未满十岁,可身子相较于同龄孩童已显得十分健壮。高行周也不住莞尔一笑,心说这少年也不知是从哪学的,豪言放话,临了还来了句当年汉高祖刘邦见到秦始皇车仗所讲的名言......
高行周却不会知道,眼前的这个少年若是按原本的命途轨迹,不但将会登九五之尊,还会他这个高家将才极是推崇,不但尊为耆年宿臣,倍加崇礼、拜封王爵,更是无比信赖...眼下而言,只是打眼一瞧,他对这少年便生出几分好感,遂面带笑意,对那少年说道:
“你说得倒不错,男儿在这般世道,自当争个出身!瞧你这副模样,也是个做行伍军人的好苗子。待年纪再大些时投戎从军,若能发愤进取,并持之以恒,当然也能出人头地。”
那少年郎眼见这员魏朝大将,竟然回复他这个出身微寒的穷小子,心情便如后世在演唱会上被自家偶像点名的小粉丝一般,当即大喜过望,遂又拍了拍胸脯,豪声言道:
“蒙将军教诲,小子铭记于心,自当奋发磨练。以后有朝一日,也说不定能为将军鞍前马后,协力杀敌!”
高行周听了哈哈一笑,便已经驱马从那少年面前经过,继续朝着当地府署的方向行去。
而能与救援潞城免受后唐契丹直侵害,行入城中,极受瞩目的魏朝将军欢谈几句,周围不少百姓的目光,也都落到这个少年郎身上。
旁边也有邻里晓得他出身,还记得这少年的父亲虽然曾是河东军治下的刺史,却因卢龙军刘仁恭与晋人先主李克用反目决裂后的战事中丢了性命,所以尚在襁褓中时,便由母亲带着转投潞州亲属。而后他娘亲也不幸染疾离世,故而这少年郎便由姨娘拉扯抚育。
而得高行周这个高高在上,统领雄军的魏朝骁将勉励一番...少年郎顿感热血上涌,此刻也不住寻思着:
本来我既迁居潞州,再等几年投军,按说也要投到昭义军入伍。可是李继韬李节帅叛离晋人,一味仰仗魏朝救援,晋军来时固守城郭,只做缩头乌龟,也未免有些窝囊;而父亲本为河东效命,若是有朝一日与晋人为敌,本来还有几分为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