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吵杂涌动的队列当中,夹杂着很多上至六十多岁的老翁? 下至十五六岁的少年。就算是其他正值壮年的士兵? 看大部分人的气质模样,也都不似是见惯了厮杀战阵的老兵,反而更像是平素务农的庄稼汉。 按厢、营编制的各部指挥使倒多是卢龙军的旧部,他们挥动的兵刃叱骂威逼,便似是赶牲口一般指挥着这支燕军号为定霸都的军队。不免推推搡搡的人群中很多士兵面色惊惧? 再望向不远处凶神恶煞的上司时眼中虽然也不免流露出怨恨之色,可这些士兵也尽是敢怒不敢言? 被胁迫着只能放弃原来的生计。 李天衢也晓得这拨军旅的来路,若是他在此? 要与这一支军队交锋,也必然会吐槽燕军定霸都? 完全是刘仁恭抓壮丁充军而组建的部众。 毕竟李天衢虽有别于其它势力的藩镇牙军以无赖闲汉、亡命恶贼、世代军户、散兵游勇为主招募兵马? 可收容的庄稼农汉都是流离失所、苦无生计? 当真没了活路,要投军各个自觉自愿。也是经过长期操习后陆续投入到战场当中,并按军功给予优厚的待遇。确保将他们的身家利益与所效命的势力牢牢捆绑到一处,这才能诸部将亲军将士打造成精锐善战之师。 可是刘仁恭强征过来的这些兵,本来好歹在家乡有生计养活家小,却被强制捉来在脸上、臂上刻字,还要自备军粮上战场搏命...就算按史载极盛时兵力达二十万(按《新唐书》所载,《资治通鉴》中记录则为十万),这么一支由强征凑数的兵所组成军队,又怎么心甘情愿的效死卖命? 然而燕军中阵,正有一人戎装披挂,配剑跨马,眺望对面王重师、刘知俊所统领的军阵时神情意气焕发。虽然麾下部众刚刚列开一排排杂乱阵型,可他似乎是认为己方七万兵马攻敌军四万,胜算自然也是更大...那副模样,自我感觉显得相当的良好...... 燕国横海军节度使,刘仁恭的长子刘守文亲自统军,心中虽仍不免有些忐忑,可是在麾下将士面前,他也仍要摆出副趾高气昂的模样。燕国雄踞燕云之地,意图称霸河朔...就算李天衢如今势力强大,可是他位居中原,处于四战之地,而我这场仗只要能挫败这一路魏国兵马,李天衢还要忌惮关中朱温等势力趁机侵攻,顾此失彼,他又敢倾尽全力来打我燕国么? 还有另一个因由,这场仗,我不但必须要打,而且必须要赢...... 刘守文暗付他父亲刘仁恭已据地称王,那么自己便是王储世子的身份。可是想到他另一个兄弟刘守光...刘守文的眉头不由又皱了起来。 本来我为兄长,可是刘守光太过狂妄,不知长幼有序,近日来似乎也有要与我争嗣君的意图...虽然他好色骄奢,为人不知收敛节制。可到底我坐镇横海军,刘守光却留在卢龙军幽州父王的身边,又拉拢得元行钦、单廷珪等将领为他所用...我在外领兵,也务必要争取建下大功,而让父王认定我为嗣君,这才更有把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