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杨哲再没理会这事,又肝了三天的书,不但肝完了现代与古代两门课的教材,还看了一些经典作品。 顺便,还开发了“修改”功能的拓展版:插入。 现在他可以在一本书的任意位置做批注了。 距离完美的书籍笔记,就只差划线了! “不对,还差一个空白笔记本。”杨哲思索。 除了直接写在书上的笔记之外,他还需要一个单独的笔记本,用来系统性地做记录。 如果要实现这一点的话…… 他心中一动。 确实,他没有办法直接在罐子中生成单独的空白笔记本。 可是,假如把“录入”与“修改”两个功能结合起来,岂不是就可以形成一个类似的新功能么? 杨哲把书往桌子上一扣,站起身,跑出了自习室。 他从四楼走到三楼,走入社科借阅室,又从三楼走到二楼,来到期刊阅览室,又走入新书借阅室。 一路上,目光所及之处,数不清的零碎信息被他有意识地拉入罐子之中,变成了纸条。墙上写着的字迹,招贴栏的海报与通知,书架上一排排的书名,杂志架上摆着的杂志封面上的目录文字,还有间或路过的同学身上的商标字样,他们手机屏幕上的聊天记录,游戏数据……只要是他能够看得清楚,就能瞬时记录下来。 这些天来,随着对罐子功能的不断使用,他对录入这一功能的控制力已经大为增强。 尤其是这些零碎短小的信息,他可以让它们自动录入,也可以有意识地留意从而主动收录。 其中后者更为方便,更容易留下有意义的文字。 当杨哲终于下到一楼大厅的时候,他的罐子里又多出来满满一罐子的纸条。 这些都是上好的实验材料。 一张纸条被他的意念抓了出来,摊开在空中,它约莫有手机屏幕那么大,上面记录的也刚刚好是某位女孩子与她的男朋友的微信聊天记录。 这是杨哲刚刚和那位女生侧身而过时看到的。 两人擦肩而过只有很短的时间,或许才零点几秒,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连屏幕上是什么软件都看不清楚,可杨哲只用看这么一眼,屏幕上的文字内容就像是被软件提取了一样,瞬间变成了纸条上的信息。 纸条上,女孩子正在和男友吵架。 无非就是男友忙着打游戏,竟然在整整一个小时之内都没有回复她,她生气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