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草原律法-《大唐再起》


    第(1/3)页

    年贡,这是草原部落的赋税。

    与农耕定居百姓不同,草原是非常广阔的,每一个部落甚至有数百里的间隔,再加上一年四季的游牧,如同派遣官僚管理,收税,那是得不偿失的。

    于是,就有了年贡。

    每个部落人口的不同,就有不同的年贡,然后交给草原的霸主。

    如今的霸主,自然就是契丹人,幽云地区的统治权转移,那么就变成了大唐。

    而年贡,基本上是在十税一左右,这个比例看上去不高,实际上却是草原上中等水平,对于小部落来说,更是极限。

    如,在草原上,如果想要活下去,每个家庭,至少要养活百头羊,平日里吃马奶,羊奶,只有过节时期,才能吃点肉。

    天天喝酒吃肉,那是贵族的生活。

    而且,除了这一成的年贡外,还得上缴首领贵族的,百来头羊,一年来繁衍数十只,除了缴税外,自己留下来的很少。

    如果碰到天灾,那就只有饿死,根本就没存粮这一说。

    所以,牛羊的储备,就决定了一个部落的前途,拥有的草场越大,储备就越多,就越能扛过天灾。

    而年贡,对于普通的部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负担。

    对于弃里斤部来说,五十帐,近百的丁壮,以及三百多余口的小部落,年贡是最大的负担。

    六千多头羊,每年就得交出五百头羊,五十匹马,这般压力,几乎是泰山压顶了。

    即使在幽云地区压力那么大,她也不愿意回去,因为年贡重些罢了,至少能够活下去,平日里与汉人交换一些粮食,铁骑,还能凑活。

    但,在北方草原,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收年贡很少,但却不一定能活下来。

    像他们这样的小部落,能活下几十年,已经算是奇迹了。

    “拔里,再多一些,日后会更难了!”

    乌尔乞摇摇头,一脸凝重道:“汉人贪得无厌,交得更多,日后恐怕会更难熬!”

    “没办法!”拔里摇摇头,说道:“这边草场太好了,咱们舍不得离开,如果唐人好对付,就将就着过着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