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都是一天六个时辰给定额的钱,结果有的工人身子骨弱的就扛不住,缩短工时就势必要缩减工钱,那些年轻的身子骨壮的工人就不愿意,他们宁愿多做些工多挣点钱。 闹来闹去的没办法,厂里只好搞工时制,多劳多得,一个时辰给十文钱,干得多就赚的多。” 许不忌不在多说,大致了解一遍后便离开,今天他一整天的行程安排,就是跑遍整个南京的工厂。 自行车厂、水泥厂、日用品厂、纺纱厂、制衣厂、钢铁厂。 各种各样的工厂跑完之后,许不忌紧跟着又跑到城内的各大商户调研商品价格。 从盐油酱醋到各种衣物,再到果蔬肉食几乎问了一遍。 最终这些数都被许不忌记了下来,拿回到了文华殿。 而一等回到文华殿,许不忌这心情就沉重了起来,说了如此一番话。 “现在看起来,别说各省地方的情况了,连南直隶脚下,百姓们的生活物价支出和收入都有悬差,咱们连起码的日用供给都无法做到全方面的保障,这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办法压低各种物资的价格。” 这种话从许不忌的嘴里说出来,列席参加阁部会议的一众官员们都差点没把桌子给掀了。 南京城百万百姓,吃饱穿暖已经是基本生活保障,每个月轻轻松松的可以吃上几顿肉,这种生活别说放在所谓的贞观、开元盛世,就算是书里,几千年来也没有过过这种生活。 还不满足? 你许不忌跨步子也没有这么跨的道理啊。 诚然,眼下的大明是整个明联在供养,十几个藩国,上亿百姓在养大明一个国家,但是交通情况摆在这里,远洋航运,不是说你想一天之内将南洋的瓜果蔬菜送进南京就可以送到的。 需要时间和人手。 而人手,就势必需要财富上的支出。 原材料的成本价格是明明白白的摆在这里,你想要控制南京城内商户的销售价格,就势必要控制原材料供应的价格,这个价格你怎么控制? 这不是多造几百艘海船就可以解决的。 甚至说,真要多造上几百艘海船,你又需要多招募几千名船工,每天该给多少工钱你一文钱都不能少给。 实际的成本支出,拉个平均值下来,也是悬殊不大的数值。 “阁老,现行的指导价,已经是经过多方确定之后,最低的价格了。” 商部的尚书没辙,只能跟许不忌实话实讲“再打压,商人无利可图,人家干脆就不做了,到时候这一块的空白就要移交皇商或者我们商部直辖的国营商户,就算朝廷的国库一文钱都不挣,让利于民,但是价格的削减幅度也就在一到二百文左右徘徊。 为了这些钱,冲击眼下日趋成熟的商业市场,导致民营商户的倒闭,得不偿失啊。” 专业对口的商部一发话,各部跟商部对口的,包括户部、税部、国有资源部在内都纷纷讲话,表态支持商部不可贸然对各种商品进行大规模、大幅度强行进行政策干预而降价的行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