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到底,还是国家眼下没钱啊。 跑北京又不单单只是修一座皇宫,还有迁民实城,要重新规划城市,修缮城墙,修路、供排水系统,这些工程之浩大,可比修一座皇宫的花销要大的多。 而就在朱允炆惦记着迁都事宜的时候,远在北地的朱棣已经来到了东胜卫城。 这里是漠南都司十几个卫所的核心所在,也是宋晟的帅府署衙。 “一别五载,燕王殿下风采依旧啊。” 故人相见,难免一阵寒暄。 宋晟看着眼前白净不少,身形更是微微发福的朱棣,已经很难将后者跟自己印象中那个同自己并肩作战,喋血沙场的燕王联系到一起了。 宋晟在打量朱棣,朱棣也在打量宋晟。 久居高位,手握十几万大军的宋晟比起当年多了三分气势,也不在是当年那个自己一心想要争取的甘肃总兵官了。 朱棣整理一下复杂的心情,看到了宋晟身边的宋瑄,笑道。 “将门虎子,令郎可不是当年那个传令兵了,好生神俊,假以时日,又是我大明一员良将。” 听到朱棣夸耀,宋瑄忙抱拳拱手:“末将见过燕王殿下。” “犬子顽劣之材,哪里配得上燕王夸赞。” 虽然面上客气,但宋晟的话里还是下意识跟朱棣保持了几分距离,边疆重将要是跟宗亲走的近,那可是大忌讳。 “老友相见,当痛饮一番。” 仿佛没有感受到一般,朱棣把住宋晟的手臂便往城里而走:“孤来,是奉了圣谕往漠北巡狩,看一看我大明草原的子民近况如何,西宁侯久在北地,便麻烦与孤介绍一下。” 看一看我大明草原上的子民? 宋晟脸上不由自主的浮起一丝笑意来。 早就听说风言,当今皇帝的脸皮很厚,没想到在南京呆了几年,连朱棣现在也学坏了。 哪有带着几十万大军,披甲拿刀去看望的。 两人有说有笑的进了城,当晚便在宋晟的帅府为朱棣安排了一场接风宴。 与宴的,都是漠南这一块十几个卫的指挥使,加上北平来的都指挥同知,这东胜卫城内,倒也称得上一句将星如云。 虽说故友相见,但实际上并没有怎么太热烈的气氛,众人向着朱棣敬了一圈酒,寒暄几句之后,这话题便不由自主的转到了眼下即将要展开的战事之上。 吞灭大草原! 一件让人想想都热血沸腾的大事,一场足以刻进青史中的伟大战役! “帖木儿汗国的军队已经撤退了。” 宋晟开口介绍着当下北地的战事,他蹙着眉头,有些失望。 “具体原因没有探查到,只知道帖木儿汗国的军队走东察合台汗国借道往西,这还是半个月前的事情了,但是草原人的联军大部分至今还守在乌斯河,没敢轻动,倒是鬼力赤和鞑靼的军队分流了两万人,现在已经回转斡难河。” 草原人的军队回转了? 这个消息让朱棣眉关紧锁,顿时有些不爽。 他想的可是大军齐出,直接不费一兵一卒的将斡难河包了饺子,而后迫降马哈木、阿鲁台两人,但是眼下斡难河有了军队,那就势必会增加大明吞并的难度。 可能连朱棣自己都没有发现,跟着朱允炆的时间久了,现在的他不再是以前那个渴望鲜血和杀戮的大明燕王了,他竟然开始在战端未开之前先想着如何利益最大化,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占一个天大的便宜。 “甭管如何,起码现在可以确定的便是,大草原的元气已经大伤,草原诸部正处在一个绝对的虚弱期。” 宋晟兴奋道:“最少有将近二十万的鞑虏死在了乌斯河,现在整个草原,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万控弦之士,我漠南这么些年一直在放养马匹,加上这两年草原的朝贡,良驹的数量也有近十万之数,麾下健儿皆久习马术,随时可以上马作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