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安定吕宋-《重回明末当皇帝》
至于为什么清廷的水师会缺炮,这件事情还得从清初的三番说起,后人所知道的三番是指的尚可喜、吴三桂、耿精忠,实际上在康熙元年的时候,耿精忠才刚刚年满十七岁,还不到十八岁,所以这个时候的福建靖南王还是耿精忠的老子耿继茂,历史上直到1671年耿继茂才嗝屁了,耿精忠这才继承王位,这家伙才刚刚坐上王位不久,西南方向的吴三桂就举兵造反了,这一下子年轻气盛的耿继茂也立刻起兵响应,这才“留名青史”。
耿继茂这个人目光短浅而且嗜杀成性,在当初和尚可喜一起攻打广州城的时候,因为城中的百姓不愿意投降清廷,因此死战不降,;两人一连攻打多日不下,最终两人计穷,只好将广州城包围起来,阻隔城中和外界的联系,一连围困城池长达十个月之久,终于打破城池,而这个时候广东还尚未被敕封为尚可喜的领地,于是耿继茂便借口城中的百姓负隅顽抗,纵容手下的士兵在城中打死烧杀,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规模的抢劫活动持续了整整十二天,广州城内四十万百姓加上逃难于此的百姓共计七八十余万人,最后竟被屠杀了超过七十万人。
这一战彻底将反清复明的根基打垮了,要知道广州市舶司在明朝末年的税收几乎占到了全国税收的一半,广州城的沦陷使得各地的反清志士都丧失了经济上面的补助和救济,惨烈的屠杀也给了所有汉人一个巨大的警示。
这个时候福建才刚刚安定两三年的时间,耿继茂自然不想清廷无缘无故的在自己的地盘上面驻扎这么一支大军,所以不仅截断了清军水军的陆上粮食补给,而且还阻挠施琅招募的工匠前去金厦两地,不仅如此,他还派出军队在厦门一带布置下防御,说起来是防御外敌入侵,实际上是将施琅的势力排除在外,这一下子施琅只好将海军的驻地驻扎在了金门岛上。他手中除了金门之外还有一处港口,那即是马港,这座港口是他在之前逼走郑家水军的时候兴建的,这个时候依然在清军的手中。
耿继茂的封锁使得施琅这个时候招募不到铸炮匠人。粮食被截断了他可以走海路运输,但是铸炮的工匠别的地方却很难招到,要知道,在明朝末期的时候,广州福建一带的匠人所铸造的火炮占据了绝大部分。大部分的匠人都聚集在这两个地方,这个时候耿继茂一封锁,他就招不到人了。
施琅自然知道耿继茂是对于自己出现在他的封地感到不满,但是这个时候福建距离台湾时最近的,如果不在福建一带备战,难道还要让他去浙江或者广东吗?
浙江倒也不是不能行,但是毕竟距离台湾的距离稍稍有点远,而且船队驶过去将要直接面对对方的首要城市基隆,这座城市施琅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城市的规模很大。比之厦门来说还要更胜一筹,而且基隆还有一处天然的良港,城外还有三座炮台,据探子回报说,这三座炮台上面的火炮不下百十门,且极为坚固,居高临下堪为锁钥。
施琅自然不想去碰这种硬骨头了,柿子拣软的捏,他的目标是台南,这座城市几易其手。分别驻扎过荷兰人、郑家军、梁国和目前的中华军,从理论上来说长时间的战争势必会带来破坏,加上这座城市被中华军掌握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座城市的防御力量是最为薄弱的。势必也是最好拿下来的。
台南距离基隆还是有些远的,施琅计划拿下这座城市之后以此为根基,分别从南北两个放行出兵,配合着大陆跨海而来的军队,能够轻易的封锁掉基隆的海面,然后再从海陆两地同时发起进攻。首先摧毁或者拿下敌人的炮台,再对基隆市发起总攻,在这项计划之中,有两个地方至关重要,这两个地方分别是澎湖岛和台南市。
这也就是为什么施琅一定要留在福建的缘故了,只有留在福建,他才能将澎湖岛这个关键支点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如果他的大军移师浙江,那么他将不可能保住澎湖岛,这样一来他的作战计划将被彻底的打乱。
尽管澎湖岛上目前的驻军不多,前几天他还将岛上的十艘军舰调回来了六艘,只留下四艘快船,而且向守军交代了,一旦发现敌军有夺岛的企图,则立刻放弃澎湖岛搭船离开,施琅这么看重澎湖岛,但是却好像对它的得失看得不重,这是因为这座岛屿实际上是他的一个诱饵。
澎湖岛上没有人口定居,岛屿的面积虽大,但是能够提供的地形实在是不便于防御,加之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湖泊,使得它对于双方来说都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派兵去防守又容易遭到对方的攻击,而己方这边的驰援速度根本就来不及救援,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施琅知道中华军并不会出动大军来攻占澎湖。
但是对于进攻一方的清廷水军来说,这处岛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意味着自己多出来了一个前出基地,日后大军出征,可以以此为中转站,建立防御设施和补给设施,不方便参加战斗的运输和后勤船只则可以到此地来卸货,如果敌军倾巢而出前来袭击,那么就正好中了他的下怀,在自己熟悉的海域和自己不太熟悉的对手交战,总归是要比在陌生的海域和陌生的对手交战的好。
而且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清军的可选择的余地可就大了去了,既可以选择和中华军在澎湖决战,也可以趁着中华军倾巢而出,台湾岛上的防御空虚的时候趁机发动对岛攻击,岂不是完全处于主动的一方?
施琅的计划看上去挺美的,但是这个时候他手里没有足够数量的火炮,这可就是完全施展不开了,所以这两天他再三的向耿继茂沟通,希望对方能够通融一点,甚至表示只要收复了台湾,他可以上书给朝廷,将台湾岛划归到福建的管辖范围之内,这等于白白的送给耿继茂一座大岛和数十万的人口,更不用提岛上的财宝了。
但是耿继茂虽然目光短浅,但是他却看透了施琅的用意,无非就是给自己画一个大饼,以他的身份,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他上一道奏折,就可以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是事情肯定是没有谱的,所以他对施琅的请求置若罔闻。
施琅被耽搁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后只好放弃了这一打算,于是上书朝廷,表示了自己的困难,请求将江南一带的陆军的火炮先暂借给海军,并且请求从附近地区调遣熟练的匠人前来金门岛铸炮,其他的铁矿铜矿的要求也一并呈上去了。
施琅自己也知道这道奏折恐怕至少要等一个月才能有批复下来,所以尽管知道这个时候中华军的主力舰队不再台湾,但是苦于手中的装备不全,没办法趁机发兵,不过这个时候虽然火炮没有备齐,但是新招募的水手们还是要拉出来训练一番的,所以就如同中华军的探子所汇报的那样,施琅每天拉着一大队人马驾驶着战船在金门一带的海域进行海战的训练。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洋一带,张聪带领的人马终于得胜归来,只不过他们先返回了马尼拉市。
几个苏禄王国的国王都被请来“参观”马尼拉,这几个小国的军队都已经被中华军打垮了,只是因为目前中华军的兵力收缩,没办法派兵军事占领打下来的这些地盘,所以张聪便选择了对这些小国进行威慑。
几个国王被带到中华军的铁甲舰上去感受了一番坚船利炮,这种巨大并且坚固的铁甲舰已经给了他们巨大的震撼了,再加上马尼拉城里面一万两千名士兵组成的方阵带给他们的震撼,之后还要中华军士兵的火器操练,包括火枪和火炮的演练,都给这些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小国巨大的震撼,他们对中华军的实力大为震惊,纷纷表示要友好,不敢在跟中华军为敌了,于是就在这样“友好”,“热情”的气氛之中,这几个国王和中华军签订了一些列的条约,包括承认中华帝国为他们的宗主国,允许中华帝国派人到他们的国土上去开矿和经商,他们不得干预,几个国家的税收要上缴一半给中华帝国,并且军队的数量也要严格的控制,不得再行反叛,否则下一次中华军出动之后将不再允许反叛国继续存在下去。
当然了,打一嘴巴也要给个甜枣,面对着日益严峻的荷兰人的袭扰,中华军也承诺将给予这几个小**事上的保护,只要他们遭遇到了外敌的袭击,就可以向中华帝国求援,出于宗主国的义务,中华军将帮助他们抵抗入侵,当然了,行动的军费双方要互相平摊的,不能白出兵不是。
在安定了吕宋的事情之后,张聪也立刻率领着军队赶回台湾,一路上舰队全速前进,五艘铁甲舰的具有速度优势,所以先行赶回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