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通讯实验-《从零开始的星球开拓》
第(2/3)页
中微子的发现于半个世纪前,它是一种特殊的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中性不包含电荷,质量仅为电子的万分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怕的穿透性。
如果将一束中微子束打在地球上,它将从北极进入,穿过地壳,地幔,地核,再从地核,地幔,地壳,直到穿出南极,能量损耗率小于100亿分之一。
因此,如果使用中微子来进行通讯,它依旧无法解决宇宙间日益严重的延迟问题,却有可能解决信号衰减,解决月面与月背通讯,解决月球与小行星带通讯问题,始终保持完美的通讯质量。
“顾问先生,中微子发生器已经建造完毕。”麦塔塞满怀憧憬的对他说道,因为待会儿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具备实际意义的中微子通讯实验。
前一次是大约是10年前,科学家使用粒子加速器制造出中微子,再是通过编码设备,将信息存放在中微子束当中,同时,还需要一个专门的中微子接收设备与解码设备,这样子才实现了通讯的全部流程。
当时科学家让中微子穿透了240米厚度的岩石巨墙,成功的收到中微子携带的信息,但是正如同聚变能反应堆,实验室当中进行任何超时代技术的预研都不值得奇怪,要付诸实际,哪怕是到初步的应用,才是真正困难的。
麦塔塞身后环绕着聚变能反应堆,总体积近乎两三个舱室的庞大装置便是现在他们使用的用来产生中微子的设备,通过反应堆提供的无限电力维持中微子的持续产生。
而这就是整个中微子通讯技术的核心,瓶颈所在,一台相对轻巧的,造价便宜的中微子发生器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宝贝,是曹川花费1天时间规则模拟,结合麦塔塞数十年研究成果鼓挠出的货色,走在时代的前列。
“既然如此,我们快点实验吧。”曹川催促道,他在麦塔塞的研究中也是参合了一脚,因而对于中微子通讯颇为期待,他更期待在20多年前提出假设的量子纠缠通讯,理论上会将全宇宙化为0延迟的世界,但是其中的技术难度通过简单的规则模拟验证后,发现是以月计算的模拟速度,他打算先弄出中微子通讯再说。
“顾问先生。你准备好了吗?”半分钟后,曹川收到麦塔塞的回应,随后启动月面基地地下的中微子接收器,同样是个半球形的大家伙,这样子,直线传播的中微子束才可以瞄准目标。
对面的回应消失了,他盯着屏幕,猜想麦赛塔着手行动,启动专门的监控程序,屏幕上暂时没有任何信息,哪怕是中微子,跨越宇宙的速度还是光速,按照目前发出的位置推算,他得等待30秒。
虽然自然界也存在中微子,例如来自太阳的,来自几十光年外其他恒星系的,这些杂乱无章的中微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存在,早通过硬件或软件层面的方式进行过滤。
屏幕亮起来,出现一条波形图,高高低低,他再是启动解码设备,这样一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小工具,把波形图翻译,屏幕上出现“helloworld”的话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