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伐齐(五)-《大燕公子》


    第(3/3)页

    说到这里,姬康抬起右手,点向了地图上大河的西边:

    “赵国,我燕国可以将大河(黄河)之西的齐国之阿城(今山东东阿县)、聊城(今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鄄城(今山东鄄城县)等二十余城给予赵国,并帮其抗击秦国。”

    接着姬康的右手向下,点向了地图之上一个叫陶邑的地方道:

    “魏国,魏国与秦国这两年来,交战不断。别忘了,秦国在齐、魏之间有块“飞地”——陶邑(今山东定陶县),此乃秦国穰侯魏冉的封地。对于陶邑,魏王圉早想得之,唯惧秦国。”

    “寡人可以给魏王圉写下国书,我燕国可以答应魏国,两国联盟。让其先占陶邑,一旦我燕国占领齐国,必帮魏国抗击秦军。”

    陶邑这个地方,原为宋国之地,有“天下第一富城”之美誉。

    齐愍王贪图陶邑之富,才接受了苏秦的计策,派兵伐宋,占领了陶邑。

    在二十多年前,六国合纵伐齐,陶邑以及周边的城池被秦所占,并应穰侯魏冉的要求,秦王嬴稷把此地做为采邑,封给了魏冉。

    最后,姬康双眼眯了起来,用手缓缓地沿着齐国南部的长城划了一下,对众人道:

    “至于楚国,楚王熊完贪婪,楚令尹黄歇野心勃勃,但楚军……我燕国可以答应楚国,允其并吞费国,并以齐南部长城为界,与楚国划分齐国之领土。”

    “如此,我燕国占领齐国,最远疆界就到齐南部长城。北为我燕国之地,南部给予楚国,并答应助其抗秦。这样的话,足可满足楚国的贪婪了。”

    “如此,天下各国中,唯有秦国了。但是秦要远征齐地,不是那么容易的!再说,我军只要占领了齐国,何惧秦国来犯。”

    《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

    齐国建国之后,对于南部的鲁、宋,尤其是雄据南方、虎视眈眈的楚国很是戒备。所以,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其疆域之内,也如燕、赵两国一样修筑了一条长城。

    众人听罢姬康的话后,心中都明亮起来。

    苏代老头子一听姬康如此安排,更是浑身激动地打起了摆子。

    此策,甚妙呀!

    众人一起站起,面对转过身来的姬康,齐声道:“我王圣明。”

    阁相苏代则对姬康躬身道:

    “王上,臣愿携王命,马上出使赵、魏、楚三国,必达成我王之愿。”

    阁相將渠也躬身对姬康道:“臣亦愿随苏相出使以上三国,助苏相一臂之力。”

    姬康看了下苏代与將渠二人一眼,点了点头,对二人道:

    “如此,就辛苦苏相与将相你二人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