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势所趋(下)-《大燕公子》
第(2/3)页
“一,养育之恩;二,教导之恩;三,救命之恩;三,提携推荐之恩;五,苦难时的相助之恩;六,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恩。”
姬康闻此,内心非常赞同,永远记了下来。
今世生为王室子弟,亲情比起前世要淡薄的很多。
但是父亲姬冥不管如何,对自己首先有养育之恩,接着又有提携之恩。
这两种恩情都是姬康必报之恩,这也是姬康做人的原则。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乎。
眼见自己的父亲姬冥,身体日渐虚弱,一日不如一日,姬康的心里确实是不好受。
姬康知道,病魔缠身的父亲,对此次秋收也报以很大的冀望。
等姬康给父亲念完,今年燕国的秋收粮食收成后。
因病痛许久没有笑过的父亲,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
这个时候的蓟都,天气已经开始越来越冷。
蓟宫的土制暖气供应系统,也亦传到蓟都来了。
在秋收之前,蓟宫包括新设各郡县官府的,甚至是燕国军营的土制整体暖气供应系统,就已全部改造完毕。与辽地的规定相同,都是在十一月一日,正式启动。
这也算是间接给官员、将士们的一项福利吧。
姬冥看着坐在自己榻前的小儿子,对其道:
“康儿,你是说,今年我燕国各地官府,即使是大幅度减少了税粮的比例。官仓内的粮食,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收上来的多?”
“父王,是这样的。今年我燕国各郡县风调雨顺,再加上我燕国采取了众多的惠民措施,民众的实际收入大幅度的提高。”
“尤其是去年新设立蓟都、上谷、武阳、河间四郡,民间与官府军垦田亩的粮食都获得了丰收,亩产都创新。就是民众的收入,增长幅度也很是可观。”
“父王,可以这么说:今年秋收结束后,我燕国各郡县官仓储存的粮食,最起码能确保我燕国全体民众,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食用,我燕国再无粮食之忧。”
姬康看着躺在榻上的父亲,缓声说道。
“好,好,如此就好。康儿,这样就好,寡人也就彻底放心了!现在寡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是离开人世,也再无担心之忧了!我儿处理的很好。”
燕王姬冥高兴地对姬康说道。
姬康心中产出一种不祥的预感,赶紧宽慰父亲姬冥道:
“父王不可如此说。你这个病,医官已经说了,只要好生调养一段时间,自然会好。万万不能自己首先没有了信心,儿臣与母后还指望父王您呢!”
姬冥很是欣慰,轻轻摇了摇头,对姬康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