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节 总统背后的男人-《大国崛起1900》


    第(2/3)页

    至于其他的那些特权,什么治外法权,协定关税也同时废弃,取代一个《中英友好通商条约》重新确立两国平等友好的国家关系。

    在中国看来,是收回了大多数权力,但是收回的并不彻底,因此还是有部分人不满意,但大多数人是满意的;在英国看来,他们放弃了太多的利益。哪怕那些利益是不合理的,所以英国人是大多数人不满意;很显然以英国人的德行,他们不可能做这种赔本的买卖,英国人自然是要得到补偿的,补偿是一个保证,一个中国不参加欧洲战争的保证。

    中国承诺不参与欧洲战争,这意味着英法协约国势力将取得欧战的胜利,所有失去的利益,都可以从德国人哪里得到补偿。但想要中国这个保证,仅仅是放弃在中国的不合理利益。中国是不会答应的;不说米青的态度,就是米青背后的杨潮就不会答应。

    因此英国人还要有另外的让步,或者说给与中国其他的补偿。

    那就是太平洋上德国殖民地问题。

    在《中英友好通商条约》签订后第十天,9月底。米青政府跟刚刚因为友好条约提升了外交身份的英国驻华大使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中英解决太平洋殖民地问题补充协议》,在这份协议中,英国承认了中国从德国手里购买这些殖民地的合法性,但是中国承诺在这些殖民地只拥有经济利益,不谋求军事利益。

    也就是中国不会在萨摩亚等地驻军,不会建立军事基地。而英国人承认这些土地归属中国。英国人的这个让步还是很大的,因为到目前为止,除了马利亚纳群岛之外,这些前德国殖民地,都是英国势力控制的,新几内亚是被澳大利亚军队占领,萨摩亚是被新西兰占领。

    英国的这个让步,让国内十分愤怒,但是收获也是有的,英国国债的价格大涨,因为所有人都看好英国获胜了,英国人可以在伦敦市场,在纽约市场上发行更多的国债了。

    对中国的影响是,前一段时间还有些微弱的批评声音完全消失了,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评论新得到的领土,这些领土,无论是威廉皇帝领地(新几内亚岛领地),还是俾斯麦群岛,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就是最小的帕劳也比香港岛要大的多。

    短时间内,通过国际外交,米青赢得了极大的威望。

    这让副总统李富安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答应当副总统,是因为杨潮的劝说。

    他也很有信心通过副总统的权力,取得足够的政绩,但是他现在没有信心了。

    他不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此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是因为有杨潮在背后支持,让他可以放手做事,可是现在他自己掌握了权力,他反而退缩了。

    他有权力,不止是总统身边的摆设,在他跟米青的谈判中,他得到了**组建全国性监察机构的权力,他将组建一个庞大的监察机构,而且得到了新的国会的通过,因为新的国会中大都是资本家,他们比谁都痛恨地方**,于是他们很乐意看到一个强力的监察部门。

    在组建监察机构的过程中,李富安不会受到任何掣肘,他的监察机构人员数量不受限,预算不受限。而且将来这个监察部还将直接向他这个副总统负责,甚至杨潮建议形成一种制度,那就是日后的副总统将一直负责监察部。

    李富安等于是监察部门的创建者,这就形成了政府高层的权力制衡,总统纵览全局,是决策人,而总理负责具体的内阁事务,算是拥有行政权力,而副总统将拥有监察权,可以制衡总理和总统权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