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蜘蛛显然是一种节肢动物,如果排除掉不知道怎么分类的异形女皇,那么这就是莫歌见过的严格意义上的最大节肢生物了。 这种名为长腿母怪的生物,是如何突破节肢生物的先天限制,长到如今这个体型的? 难道和那些显得异常繁茂的植被一样,这也是辐射环境带来的益处? 其实确实有那么一种理论,认为合适程度伤害反而可能是有益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单词“hormosis”,这个单词用中文有些不太好翻译,用一句通俗但不够准确的话来说,就是“杀不死你的东西,会让你更强大”。 有机体在接受毒素或是损伤刺激后,会产生对健康有益的反应,变得比原来更好,这是一种生物体独有的能力。 如果你搞不死我,只要被我撑过来,就会变得更强。 这是一种相对普遍的效应,比如锻炼肌肉就是这样,你狠狠练一次,浑身酸痛,生不如死。可是过了一周或许你就会发现自己变强了,能够举起更大的重量。所以压力这种东西未未必糟糕,但是需要当心剂量和频率。 然后再延伸一下,有证据表明,微量的电离辐射可以促进健康,大大降低患癌症概率。 类似的观点甚至在放射性元素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被初步提出了,而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正是“镭”元素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人类发现,在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之下,癌细胞的死亡速度超过了健康细胞的死亡速度,这不就是一种对抗癌症的好办法吗? 于是在那个年代,那种无时无刻放射着莹莹绿光的新元素就成了西方世界的高端保健品,比如经过其辐射“加工”的饮用水,其价值昂贵到堪比如今那些最高端的各种瓶装水。 当然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居里夫人自己因为接触这种“灵丹妙药”太久,得了白血病病逝了。 虽然这似乎是个反面例子,但是实际上根据某些专家们的研究,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受原子弹的袭击后,在幸存者当中,离起爆中心较近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高,离起爆中心较远仅受到微量辐射的人,其寿命却比没受过核辐射的日本人似乎要长。 在美国,因处理核原料而受到微量核辐射的工人,不仅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其健康状况反而比没受辐射的工人要好。甚至研究还表明,在加拿大的很多医院里,受到微量辐射的妇女,其乳腺癌的发病率比全国平均发病率低30%。 这些信息似乎确实佐证了骷髅岛那独特的辐射背景对于生命体的正面影响,然而,在莫歌看来这或许可以解释普通动植物的繁茂,却无法解释那种大蜘蛛,包括更多奇异生物的存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