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卖爹-《重写科技格局》
第(2/3)页
“当然,梁先生请说。”
“我听老何说,你连收购的钱都还没攒够?”
“额...”孟谦苦笑着点了点头。
他确实没有攒够收购的钱,因为何永康出售的光刻机研发工厂,需要5个亿,不过其他条件都合适的话,倒是不用一次性付清,在上次的沟通中,何永康表示最少付清1.5个亿,然后一年内补足4个亿,剩下1个亿可以再拖一拖,但很显然,孟谦现在1.5个亿也拿不出来。
可实在是这机会太珍贵了,孟谦硬着头皮也要先去拜访何永康,同时在外面接触融资和贷款的事情。
之前孟谦说过,自己这两年的打算是拿出百分之20左右盈利投入研发,那么剩下的百分之80干什么呢?就是扩张,扩张人,扩张场地,这两年扩张才是大风科创的核心,然而现在别说盈利的百分之80了,全部盈利都不够买一个光刻机研发厂,硬件就是这么个烧钱玩意儿。
一个5个亿的光刻机研发工厂什么概念,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其实半导体产业的工厂两极分化是很严重的,就拿大家更熟悉的晶圆厂来说,一个做低端的工厂,买几台老式接触式光刻机,配好其他设备,雇几个工人,不涉及研发,几百万都能干,那些老板照样对外宣传自称是晶圆厂,但像高端的晶圆厂,动辄上百亿。
台积电在金陵晶圆厂一期投资就超过了200亿,而光刻机工厂相对晶圆厂大家会稍微陌生一点,因为后世高端光刻机市场被阿斯麦垄断了,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一个高端光刻机研发厂投资大概要多少,事实上如果2019有人要去做的,同样也是百亿起步的。
因为光刻机生产本身的难度,真不比芯片简单,还是那句话,孟谦知道下一代光源技术是啥,告诉了华夏这些光刻机研发人员,他们也按照这个思路去做了,都不一定做的出来,工艺撑不起领先技术,光刻机就这么难搞。
所以何永康这个工厂虽然没法跟尼康阿斯麦比,也没法跟国内研究所比,但在目前国内私企中是相对顶尖,设备加资料加员工,甚至还有合作资源,即便在2001年,卖5个亿很正常。当然,后面的研发成本还得另算。
也正是这,让梁志国问出了接下去的问题,“孟总,你的情怀你的理想我们都很理解,你说你着急是因为越早做越容易成功,我们也理解,但你现在连钱都还不知道在哪,就如此执着的想要开始光刻机这条路,你不觉得你的行为有一些...奇怪么?”
梁志国的问题问的很直接,这也是孟谦重生不得不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知道明年会发生光刻机重大变革,可他们不知道啊,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着急会有点莫名其妙。
一个年轻人,爱国,不想国家被西方掐住脖子,这也都能理解,可过于着急,像梁志国这样的聪明人,肯定会觉得奇怪。
说白了,在不知道后世发展的人看来,孟谦的做法就是有点,危机感过头了,甚至有点,爱国过头了。
毕竟这个时候,米国还没有强势压制华夏,很多华夏人都还把米国当灯塔当天堂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