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科举之难-《聊斋之问道长生》
第(2/3)页
在看到易安的那一瞬间,他愤怒过,可是事实告诉他,这个时候撞上去,也只是自取其辱罢了,纵然心有不甘,他也只能往肚子里咽,这段时间下来,他的棱角被磨平了不少,少了几分朝气,多了一点沉稳。
易安回到家,只见魏良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考得如何?”
没有等到易安回应,只听魏良又喃喃自语道:“不过想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就算与那前三甲无缘,但考中末流,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易安“……”
这是对他多没有信心,难道他就没有高中前三甲的希望嘛?
易安其实是觉得自己考得不错的,虽然通常来讲,自我感觉良好,极大多数都是来源于自己的错觉,估计就连魏良都是如此的想法,所以易安也就不说出来了,只是露出一个笑容,算是对魏良说辞的回应了。
李之河反驳道:“我看是先生你小看易兄弟了,依我之见,易兄弟可比那些欺世盗名之辈,要强得多了。”
对此,魏良没有辩解,只是笑着摇摇头,李之河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天下有才之士,数不胜数,前来参加乡试的,又是属于读书人中的精英,就算他们虚伪,那也是有文化的小人,不能因为较差的一面,就去忽视对方的另一面。
“乡试只是第一道关卡,想要在会试中脱颖而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最起码,需要从江浙一带的举人中,拔得前十的名次,否则的话,可就难了,接下来,你可得更努力了。”魏良认真的说道。
就拿乡试来说,整个江浙地区,共有上千名生员,可是录取的人数,却只有区区五十人,也就是说,只有二十分之一的机会,等到了会试,高中的难度,还有再增加很多。
毕竟,会试乃是聚集了全国各地脱颖而出的生员,跟会试比起来,那乡试就是小打小闹了,而且会试的审批,会更加严格,每一届大概会有上千人参考,留下来的,同样也只是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由此可见,朝廷选拔官员的严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