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重新开始? 那是不可能的。 反正,名字是好听的,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很重要。 金色年华剧组去仿古小镇拍摄其他人的部分,孟与接到通知跟许多通过初选的素人歌手待在一个宽敞的大厅里等着外面叫到她的号码牌。 “15号...” “43号...” “65号...” “111号孟佳音,参赛歌曲<你不在的那个夏天。” 孟与:这号码也是无敌了,难道预料到我替苦主这短暂的一生是注定要孤独一生的。 点个赞! 她整理了下裙子就出去了。 舞台很大,也很昏暗,像灯泡只有15瓦似的。 周围更黑。 大概,这就是传说中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吧。 下方坐着七八九个老师,靠在椅背上,膝盖上均放着一个白色精巧的平板电脑,用来评分。 孟与还在想要不要跟乐队老师点个头,音乐声就响起了,她皱眉,怎么是放的碟子呢。 好了。 头也不需要点了。 苦主音质清凉透彻很舒适,关键音域广,一首唱下来嗓子毫无疲倦感,也没有喘气。 当然,还有个原因,这歌本身十分简单。 不难唱。 曲毕。 转身离去。 鞠躬?可别说笑了,底下坐着的顶多一两位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其他都是抓壮丁来的幕后工作人员。 参加比赛的草根们都知道,但还得打起精神努力表现,力图给那些龟公...啊,说错了,是给评委们留下好印象,争取再晋一级。 不然呢? 要知道即使是现在,也上不了电视的,可不上电视,来干啥?凑个热闹重在参与吗? 谁稀罕参与!谁不是抱着得冠军一举成名的决心来的! 必须争赢! 所以,初选阶段的评委都是讨好的对象。 而评委们也有自己一套打分的方法,比如,颜值身材声音唱功以及除唱歌外的特长。 恩。 多方面的。 到底还是个节目,要考虑收视率跟爆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