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与安全(中)-《仙路导航》


    第(1/3)页

    范仁,你怕不怕死?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瘌,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吹吧,很少有人能直面死亡。

    死亡只是偶尔显露狰狞的面目,一想到灵魂或许将会沉入无边的黑暗,令人心底唏嘘不已。

    那或许是永恒的孤独,孤独是最大的恐惧。

    死亡是恐惧之源。

    人只有彻底摆脱死亡的困惑,才能,获得绝对安全感,最后的一章,【死亡与游戏】,再详说。

    要简单地说呢:

    一个是活在当下;一个是与道相合。

    活在当下,可以避免远端的不安,未来是未知的,当下是已知的。

    与道相合,当尽量融入社会,融入这一方世界,便死而不亡者寿。

    朝闻道,夕死可也。

    因为洞彻,宇宙人生的奥秘,自身是天地的产物,意识是虚幻的泡影,不过是尘归尘、土归土罢了。

    世道人生多变,而天道不变,感悟天道,便天人合一。

    不快乐的根源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因为,失去了什么?或者,求而不得?究其根本是因为引发了,内心的不安。

    快乐之源在哪里,难道真的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者保住了没有失去?即使是娱乐游戏,也是安全感在作祟。

    圣人独贵食母,把人出生后的安全感降低到,有口饭吃就可以,这样实现内心的最大自由,不为外物所动摇。

    非要挣够100万、1000万、1亿......,或者非要提科、提处、提局......和仅仅依靠食物,能活着就好。安全感的阀值不一样,元神并不会计较太多。

    但是,不好伺候的是识神,理想国遥不可及。

    调低安全阀值,更利于心态平和,持平常心,立于不败之地。

    活着有口饭吃,就是我们的不败之地。

    宠辱无惊。

    当确知自身,安全有保障,有何宠辱能心态失衡?当明悟死亡乃天道,又有何惧?

    知易行难。

    事物都是有二面的,当把自我压低,会不会不思进取呢?

    以退为进。

    佛说:一切本自具足,不假他求。

    当人处于无忧无虑中,是最佳的状态,是入静。反之,如果忧虑重重,往往会缩手缩脚,畏首畏尾。
    第(1/3)页